三毛这本书里的荷西怎么死的 三毛为何还要选择自杀

交流2024-11-28 11:37:21

三毛这本书里的荷西怎么死的 三毛为何还要选择自杀_http://www.jzs.cc_交流_第1张

“一个没有长夜痛哭的人,不配讲悲伤。每一个遇到挫折都要痛哭的人,还是不必三十而立了。”

这是三毛在《亲爱的三毛》中写过的话语。

作为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知名作家,三毛以灵动而富有深意的文字,吸引了众多读者,许多作品流传至今,广受好评。

但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却在1991年1月4日凌晨,选择用一条尼龙**结束自己的生命,离开了她曾经深爱过的世界。

三毛的自杀引来诸多猜疑,直至十七年后,三毛的遗书才被公开,属于她的内心世界,也被展现在世人眼中,世人对于她自杀背后的故事,也有了进一步了解。

性格敏感

三毛一生追寻自由,她的文章充满了洒脱与恣意,实际上三毛的人生经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风如意,而关于三毛的故事,还要从1943年说起。

三毛原名陈平,1943年3月出生于重庆,父母最初给她起的名字为程懋平,但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时,三毛因为“懋”字太难写,而改名为陈平。

在幼儿园的结业证上,所登记的名字便是“陈平”。

三毛在家中排行老二,她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在家中并不受到父母宠爱,因此从小性格便有些敏感,这些是三毛最后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为性格原因,三毛从小便比较独立,幼年时便不太喜欢和同龄人玩耍,关于这一点,在三毛的文章以及亲人的自述中可以得到证实。

1948年,三毛随着父母到台湾生活,上学期间,她对文学作品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但此时的三毛并没有想要成为一名作家,反而是喜欢绘画。

三毛上小学五年级时,她便开始阅读红楼梦,她上初二之前,市面上的名著几乎都被她阅读过了。

虽然三毛文采卓然,但谁也想不到她在数学方面一点天赋都没有。

有一次班上的老师故意为难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嘲讽:“咱们班有位同学特别喜欢吃鸭蛋,今天我就邀请她上台多吃两个!”

随后年少的三毛就被老师“请”到了讲台上,老师用墨水在她的眼眶周边画了两个圆圈,画完之后,哄笑声传遍了整个教室。

这还不算完,老师还命令她顶着黑圆圈,在学校人多的地方走动,让她受尽了嘲笑。

“我回到教室,一位好心的同学拖了我去洗脸,我冲脸时一句话也没说,一滴眼泪都没有掉,有好一阵,我一直想杀了这个老师。”

这是三毛在《逃学为读书》中写道的话语,可以看出这位老师的做法,对三毛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从这以后,三毛就对数学产生了非常大的阴影,甚至到最后不得不休学来调理心态。

初二休学之后,三毛在父母的教导下学习古诗文和英语,因为喜欢绘画,她又跟随着顾福生、韩湘宁等绘画**学习绘画。

时间来到1964年,21岁的三毛来到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当旁听生,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取得了优异成绩,1967年,三毛远赴西班牙,在马德里大学就读。

在西班牙她遇到了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人——荷西

情关难过

三毛遇见荷西之时,荷西正在读高三。

当时三毛青春靓丽,在学校内有许多追求者,三毛还曾经在书中称这时的自己为“花蝴蝶”。

荷西对三毛一见钟情,但是对于三毛来说,荷西的感情十分稚嫩,三毛并没有答应荷西的追求。

因为学业和兵役压迫,荷西只好将这段没有结果的感情放在心中,并且请求三毛,让她等自己六年,等他服完兵役,学业有成之时,再去娶她。

此时的三毛并没有将荷西的话放在心中,但让人想不到的是,命运的齿轮将会让二人再次相遇。

1970年,三毛从国外回到了中国台湾,并且受邀在中国文化大学德文系任教,站在讲台上的三毛自信满满,从前的阴影也在时间的淡化下褪去。

在中国文化大学任教期间,三毛爱上了一名德国教师,两人共同话题非常多,很快变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1972年,中国文化大学的网球场上,三毛接受了这名德国教师的求婚,他们在学生的祝福声中拥抱在一起,仿佛美好的未来正在冲着自己招手。

就在三毛满心欢喜地准备自己的婚礼时,他的未婚夫却毫无预兆地倒在了她的怀中。

还没等三毛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她的未婚夫便没了呼吸,永远地离开了她。

原来三毛的未婚夫患有心脏病,他的离世对于沉浸在美好生活中的三毛打击很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三毛都郁郁寡欢,甚至最后吞下了大量的安眠药。

或许是逝世的未婚夫在天上保佑着她,让她被及时解救了回来,为了重拾对生活的信心,三毛辞去了在学校的工作,重新回到了西班牙。

此时距离她上次离开西班牙,已经过去了六年。

抵达西班牙不久后,三毛应朋友邀请前去对方家中做客,进门后朋友要求她闭上眼睛,闭上眼后一双有力的臂膀环住了她的腰,而环抱住她的这个人正是荷西!

自从二人分别后,荷西无时无刻不想念着她,等了六年后,三毛终于回到了西班牙,他虽然不再是从前的青涩少年,但是对三毛的喜爱依旧热烈浓厚。

1973年,三毛邀请荷西一起到西属撒哈拉沙漠,次年二人感情越来越好,他们在沙漠中的小教堂内举办了婚礼。

没有宾客,没有华丽的婚礼现场,只有几束野花,见证了三毛与荷西之间的浪漫与温馨。三毛将自己与荷西在撒哈拉所经历过的事情,写在了《撒哈拉的故事》中。

荷西是一名潜水工程师,在沙漠之中的三毛,经常会冒着风险花三个多小时的时间,去接荷西回家,二人婚后的生活非常甜蜜,

因为工作原因,荷西后来被调到了另一个岛上,为了能够陪着自己的爱人,三毛离开了沙漠。

1979年9月30日,荷西因潜水时发生意外事故而逝世,

在《梦里花落知多少》中,三毛用温柔的笔触,写下了自己对于荷西的思念之情,那些文字跨过时光,直至今日再看,仍旧能够感受到炙热的情感和无尽的哀痛。

就这样,上天再次夺走了三毛的爱人,曾经在沙漠中追逐落日的女人,在爱人离去的悲伤中,失去了人生的方向。

此时三毛年迈的父亲沉声安慰着她,并且在三毛处理好荷西后事后,将她带回了台湾。

归国定居

1981年三毛决定结束14年的异国生活,回国后的她在台湾定居,最初她受邀到大学里任教。

1984年,三毛因为身体情况不佳,还是辞去学校的职务。

此后她专心于写作和演讲,将她与荷西的点点滴滴写在书中,让荷西以另一种方式,存活在三毛的精神世界中。

有一次台湾作家司马中原联系到了三毛,他将王洛宾介绍给了三毛。

王洛宾是一个音乐家,其妻子逝世后,他一直非常孤独,经常会对着妻子的照片演奏乐曲,在司马中原的叙述下,三毛感觉自己找到了世界上另一个自己,

自从荷西走了之后,没人知道她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非常想要见一见这位音乐家。

三毛准备要出发找王洛宾时,《滚滚红尘》的导演找到了三毛,希望能够当这个剧本的编剧。

一次剧组聚会中,三毛酒后不慎摔伤,只好住院休养,住院期间司马中原还去探望三毛,并且鼓励她重新找幸福,再婚再嫁。

摔伤恢复之后,三毛便飞去新疆,准备看望王洛宾,或许是司马中原之前的话语打动了三毛,在三毛遇见王洛宾之后,她那颗受到情殇的心,又慢慢恢复了生机。

实际上早在三毛童年时期,她就听说过王洛宾的名号,并且对于王洛宾所做出的歌曲,十分的喜爱,这一次前往新疆,也算是与自己的童年偶像会面。

1990年,47岁的三毛和77岁的王洛宾,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相遇了。

王洛宾得知三毛来此拜访自己后,他早早便在门前等待着她,最开始两人交谈还非常拘谨,但是谈到彼此的经历后,二人便逐渐激动了起来,

他们的人生如此相似,三毛在看到王洛宾新创作的歌词后,甚至流下了泪水。

这次触碰心灵的交谈,让三毛重新认识了王洛宾,时间飞逝而过,离开新疆前,三毛给王洛宾写信,说自己还会来新疆看望他。

回到台湾后的三毛,没过几天就再次给王洛宾寄出了信件,这一次她大胆表示了自己对于王洛宾的好意,并且不在乎两人年龄上的差距。

收到三毛信件的王洛宾,看完信后却沉默了。

三毛的热情和洒脱,无疑是让他十分欣赏的,但是王洛宾不能像三毛一样,不在乎外界的眼光,

人言可畏,他害怕三毛与自己在一起后,会受到世人异样的眼光,

最后王洛宾不得提笔回信,婉转拒绝了王洛宾的情谊。

1990年8月,三毛再次前往新疆,王洛宾这次与她见面没有了第一次的随意,反而是十分隆重,

她一下飞机就被鲜花围绕,原来是电视台准备拍一部与王洛宾音乐生涯有关的纪录片。

这一点三毛并不知道,面对电视台的镜头,她有些不太自然,这回与王洛宾的相处中,三毛明显感受到了对方的疏离。

于是某天清晨,心灰意冷的三毛,提着行李离开了新疆。

三毛与王洛宾的故事,并没有随着三毛的离开而结束。

电视台对于二人的采访,甚至有人传出了三毛喜欢王骆宾的消息,

谣言越传越广,王骆宾动手写信致歉三毛,希望三毛原谅他所带来的困扰。

生命最后的一年时光里,三毛通过好友琼瑶,结识到了比她小了十多岁的眭澔平

眭澔平年纪轻轻,风流倜傥,不仅是名校的博士生,还是当地知名的歌手。

第一次见到三毛的眭澔平,便被三毛的真诚而打动,她的率真,经常让眭澔平忘记三毛的年纪。

因为三毛丰富的人生经历,眭澔平将三毛比喻成一个拥有375间房间的旅馆,在这座旅馆中,打开每一间房门,都能看见不同的风景,

眭澔平本身就是高材生,但他依旧会被三毛的人格魅力而吸引。

眭澔平在和三**处时,二人的想法经常会不谋而合,加上爱好与兴趣上的讨论,三毛和眭澔平很快便成了忘年之交,二人无话不说,属于朋友之上,恋人未满的关系。

1991年,三毛因为**内膜肥厚而住进台湾荣民荣医院,任谁也没有想到,这座医院会是她人生的终点。

病情使三毛的情绪非常低迷,伴随着长时间的失眠,她不得不靠着安眠药入睡,抑郁症也开始无时无刻影响着她。

她自杀的前几天,还在讨论母亲的生日礼物,

1月3日,三毛完成了手术,但是在4日凌晨,她选择利用一条尼龙**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此事一经报道,迅速得到了多家媒体的关注。

当时没有发现三毛的遗书,关于她的死因也是众说纷纭,没有定论。

实际上三毛自杀之前,给眭澔平打过两通电话。

“小熊,我是三毛,你现在在不在家?”

这段留言十几年后才公开,可惜当年的眭澔平并没有接到三毛的电话,如果眭澔平能够接到三毛的电话,或许故事将会是另一个走向。

三毛逝世后,眭澔平在前往西伯利亚的火车上,发现了三毛留给他的信件。

“我走了,这一回是真的。”

“如果我回不来了,要记住,小熊,我曾经巴不得,你不要松掉我的衣袖,在一个夜雨敲窗的晚上。”

“好,同志,我要走了。”

看似告别的语气,藏着不舍。

不难想象,曾经的三毛在厕所的把手上,用**勒紧了脖颈,明明有求生的机会,却放任自己的呼吸慢慢停止,抵达生命终点。

三毛一生情殇太多,眭澔平曾经多次安慰三毛,但对三毛的作用并不大。

虽然身体已经老去,但三毛的灵魂却依旧向往着自由,她不愿将自己的灵魂拘束在躯壳内,死亡对于三毛来说,未必不是一种重生。

而对于眭澔平来说,没能及时发现的信件以及曾经没有接到的电话,将会是他一辈子的遗憾。

三毛曾经说自己去过54个国家还是太少了,所以眭澔平带着三毛的遗愿,花了二十年的时间去周游列国,

并且在2011年,他以《三毛的最后一封信》为名,通过旁人的视角讲述了三毛的人生经历。

“岁月极美在它的必然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三毛曾经在书中写道,她早已看透生命背后的本质。

有人说,只有世界上最后一个人忘记你,才算是真正的死亡,现如今三毛依旧活在读者心中,而她与荷西等人的故事,也会继续流传下去,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