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色彩美学第四讲
黄鹤楼中吹玉笛—中国黄专题
本文根据“印嘉黛”在“拜读-逍遥游”微信群讲课整理
作者│印嘉黛
仙鹤普遍白羽,黄鹤罕见,黄色更添祥瑞之和气
中国黄。黄色在传统文化中有不同层面的意义,让我们来从多个角度靠近祂、了解祂,从而发现更多的美好。
《说文解字》:“黄,地之色也。”这句话很好理解,三岁小孩都有黄土地的概念。前几期讲座的重点也是五色与五行,黄对应五行之土,土也就是地,所以黄为土地之色。
前两期讲青与红,青和红都有许多相关的汉字。例如红有赤、朱、绛、茜、赭、绯,青有蓝、绿、翠、碧、缥等等。哪怕是深沉的黑色,都有一些别名,比如乌、墨、玄、皂,可黄色基本上就只有黄这个字了。这是由于上古时期黄色染料很少,且不易制作,不像绛草蓝草所代表的丹青染料那么丰富。
而且,据郭沫若先生考证,黄的本意是玉璜,是一种黄色的美玉,所以黄最初的命名不与染色有关。
〖正黄〗
黄色染料最早的是栀子,在秦汉时期。而秦汉以前,连栀子都很少。南北朝时黄色染料增加了,有槐花、黄柏、姜黄、柘黄等。周礼掌染草的官员没有染黄色的,上古时期的王公贵族并不穿黄,而穿玄色。可以用来染黄的矿物如雄黄、雌黄等也都出现的比较晚。
〖玉璜〗
五色对应五行,按顺序是青、赤、黄、白、黑。
黄在中间的位置。五行对应四季:木旺于春、火旺于夏、金旺于秋、水旺于冬、土旺于四季。这里土由于不对应具体的季节而旺于四季,显得相对特殊。五行又对应五帝:木为东方青帝、火为南方赤帝、金为西方白帝、水为北方玄帝,土为中央黄帝。而黄帝轩辕氏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所以有一种影响很大的学说认为:五帝之中,黄帝至尊。由于五行之中,土居中位,对应之色为黄色,以黄色为象征的轩辕黄帝又是五帝之首、五帝之尊,黄帝既是血脉之祖,又是人文之祖,那么黄色的政治意义就必然会被赋予最尊贵的内涵,必然会被某些政治家选中。
汉武帝是有记载的第一个穿黄袍的皇帝,他看中的就是黄色在五行中的位置——中央。天子穿黄袍,象征权力集中中央,黄色代表中央,而青、赤、白、黑只是四方而已。天子坐镇中央,指挥四方。董仲舒是专门研究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的儒家学者,他对黄色的推崇可谓极致。他说帝王之王有五层意思:皇、方、匡、黄、往。黄代表光明正大,方代表方向明确,匡代表统治与宽容,黄是美的象征,往是黄色之美覆盖四方。董仲舒认为,黄所代表的品德是五德中最完美的,是极致的。祂是大地,是忠臣。“忠臣之义,孝子之行,取之土。土者,五行最贵者也。”
关于黄色的政治运用,有的强调方位,有的强调五德。也就是说,要么强调黄色的中央意义,要么重视黄色的中和特性,因为五德之中,黄为中和与转化的力量,黄色的相关含义都从阴阳五行学说里延伸出来。
黄色既然代表土地,那么祂除了尊贵的含义外,又具有地位低下的意思。比如“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这句著名的口号:苍为木,为君主;黄为土,为群众。苍天已死,指君主衰弱,面临着改朝换代的危机;黄天当立,指群众阶层造反革命。以黄色所象征的土地,来代指社会地位相对低下的群众。
在人们的印象中,黄色是皇帝专用的色彩。其实,在隋唐之前,黄色并非至尊。隋唐以前,天子穿黄袍有两种情况:一是季夏时,也就是土所对应的季节,祭祀黄帝与后土;二是土德王朝以黄为国运之色。隋唐之前有西汉、曹魏、北魏是土德王朝,重要仪式中君臣皆穿黄衣。可见,黄色不是皇帝专属。黄色的至尊地位是唐朝确立的。天宝年间,唐玄宗听从韦韬的建议,龙袍穿黄色,皇帝的相关用品比如桌椅、床褥都盖一层黄,并且禁止臣民用黄。
皇帝专用的黄是正黄色,也就是龙袍黄,还有一些相关的黄色与之色相接近,所以历朝历代常有规定,与正黄相似、容易混淆的黄也会被朝廷禁止。例如,唐高祖武德年间,规定赤黄为皇帝常服专用色,臣民可以穿黄,但不能赤黄。可是其他的黄容易与赤黄混淆,所以唐高宗总章元年,干脆禁止除了皇帝以外的任何人穿任何黄。
黄色之德,得道之中。最早制定法度的圣王——轩辕黄帝,祂所制定的法度符合天地之大道,而且是不偏不倚的中道。黄色,象征黄帝之德,只有至尊的帝王才有资格享有黄色,因为黄色是象征中华神圣祖先轩辕黄帝的色彩,位居五行之中,得中央之位,具中和之性,故为至尊至贵。
黄色染料
我们来说说黄色的染料。开篇就提过,古代的黄色染料不多,最早是栀子。栀子因为香气很受人民群众喜爱,但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栀子其实是一种重要的染料了。栀子染黄非常明亮,而且不需要媒介,可以直接染色。栀子用来染色的部位是果实。上期青色专题讲到栀子是常青植物,本期又有它,下期白色还有它。栀子作为一种中药,是苦寒清热的,一般用于盛夏解暑,平时不轻易用。
我们知道,古人衣食住行都取材于大自然,很多染料都是中药。栀子是中药,其他几种黄色染料也同样。一般名字带黄或者颜色黄的中药都是苦寒清热泻火的,比如黄芩、黄连。黄色染料地黄也是大寒清热,用新鲜地黄可以染出龙袍黄,也就是御黄。说到这里,我们看一看常见的染黄植物:栀子、地黄、槐花、黄蘗、姜黄、柘黄、黄栌,除了柘黄之外,其他染色植物作为药材都是大苦大寒、清热泻火的。
为什么黄有这种特性呢?还是阴阳五行决定的。火生土,所以土能泄火之气,黄色对应土,能泄火气。所以很多黄色的植物都生得极为苦寒,不苦寒不能泄火。火又是地,与天相对,为太阴,是一种向下的、阴性的力量。
(黄栌)
(姜黄)
崇祯皇帝殉国于槐树之上,槐树也就是鬼树,鬼,归也。古人认为死为归。灵魂上天,肉身归地,死为归阴,死者是归人。槐花染黄而非染青,事实上,青对应天,黄对应地,很多青色与黄色的药物也如其颜色一般,青的上升,黄的下降,青的热,黄的寒。
大多数黄色中药都是极为寒凉的,只有少数热,而且性热的黄色中药颜色十分鲜艳温暖,黄而偏红。比如桂花,就是大热之物。除了桂花,还有菊花也是著名的黄色花朵。菊花的性质是清冷降火的,体寒者不宜多服,菊花的色彩明显比桂花要清淡一些。金银花的功效也为人熟知,是清火之药,金银花的黄色也是偏淡的黄色。
这些黄色染料的染色效果都非常惊艳,可以染出御黄以及各种层次的传统黄色,只是看着那些美丽光明的色彩,你能想象到它们都来源于苦寒的生命吗?
关于黄色染料植物不一一介绍了,最后重点说说黄蘗。黄蘗是一种重要的染黄植物,在古代也是御用的染黄植物。黄蘗别名黄柏,是最苦寒的中药,为四大苦药之一。说到苦药,现代人一般都会想到黄连,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但古人形容苦一般会用黄蘗来打比方。古诗词里经常出现黄蘗,用于形容诗人内心悲苦,比如南北朝时期的《子夜四时歌》中有一首诗歌:“自从别欢后,叹音不绝响。黄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自从与所爱的人分别后,我一直悲叹不绝;我的心就像春天生长的黄蘗树,苦心一天天增长。
(黄柏)
(黄檗(蘗))
黄蘗树的树心与一般的树木不同,是黄色的。剥开树皮就可以看见黄色的树心,这是染色的部位,也是入药的部位,味道极苦,所以叫苦心。基本上阅读古诗词,看见黄蘗两个字,就可以判断出作者意在表达痛苦了。
(黄檗苦心)
一种苦寒的生命,却能绽放出最光明、最高贵的色彩,这是何等玄妙啊。《红楼梦》的作者傅山先生法号蘗禅,蘗就是黄蘗。傅山先生为什么要以蘗为号呢?而且傅山先生的字号都有深意,都与时代背景有关。比如朱衣道人代表拥护朱明。还有浊翁,表面上自卑、自谦,说自己是个污浊的老头。实际上,浊与清相对,浊就是不要清,拒绝满清统治的意思。
蘗这个字上薛下木,傅山先生呕心沥血创作的红楼梦两大主角——林黛玉,姓林,林为木;薛宝钗,姓薛,薛的本意是一种杂草。蘗的字形,薛在木上,杂草位居树木之上,是尊卑颠倒、邪恶猖狂、正道受制之象,象征满人对**的压迫。试想,被异族压迫、奴役、欺凌、杀戮的**内心之苦,有多深。但蘗字的本意又是枯木上长出新芽,是苦难中的希望。
傅山先生寄情于黄蘗,他认为**虽然亡国、亡天下,但终有生机与希望。被战火兵燹焚烧的枯木上的新芽,终会重新长成大树参天。黄蘗代表悲惨逆境中苦苦的坚持。君子应该像黄蘗一样,在苦寒中坚守中正之道——黄道。清邪热,去**,守中、守正、守贞,传承黄帝祖宗的大道。
所以我认为黄蘗就是最能代表中国黄的存在了——最苦寒的生命终能形成最光明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