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一生共育4个儿子,没有女儿。长子苏迈(1059~1119,母王弗)、次子苏迨(1070~1126,母王闰之)、三子苏过(1072~1123,母王闰之)、四子苏遁(1083~1084,早逝,母王朝云)。
一、颠沛流离的苏迈:
(一)人物生平:
苏迈是苏东坡长子,字维康,四川眉州眉山县(今四川眉山)人。1077年,苏迈娶妻吕氏,系吕陶之女,1082年病逝黄州;1085年,苏迈续娶石康伯之女。
公元1065年(治平二年),苏轼判登闻鼓院,直史馆。苏迈随父亲在京都读书。5月母亲去世、次年祖父去世;8岁随父亲、叔婶扶丧出都城,后在眉山读书。
苏迈历任饶州德兴尉、房州军事推官、知河间县令、嘉禾县令,1112年罢官回苏家湖。据《眉山堂苏氏世家》载:1113年苏迈55岁后到安徽萧县苏家湖和龙岗泉(其岳父吕陶隐居处)居住,“仰食田园”。
(二)他的轶事:
1、苏迈在文学和品性方面继承了苏东坡的优点,才华横溢,可是他并没有特别大的成就,这可能是因为他的父亲。
苏东坡一生历三次贬谪,在黄州时期,苏过尚幼,陪伴左右的就是长子苏迈。幼年缺失父爱的苏迈,跟随父亲抵达黄州时已及弱冠,他存世的诗文极少,少年时写过一首诗《林檎》,全诗已失,其中两句,因为苏轼在文章中提及而存世:“熟颗无风时自落,半腮迎日斗鲜红”(又疑作“熟颗无风时自脱,半腮迎日斗先红”)。
元丰初年,苏迈曾积极备考科举,因受苏东坡“乌台诗案”的牵连,颇受影响。苏东坡下狱后,苏迈忙于送牢饭,同时还四处奔走托人为苏东坡申诉,因此也耽误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2、苏东坡贬谪黄州时,43岁正当壮年,知识、见解都达妙境。父子俩谈到鄱阳湖畔的石钟山时,颇有议论,苏迈从古书中找出了许多不同的说法,苏东坡都认为是古人牵强附会、不足以信,并对苏迈说道:做学问,不可人云亦云、或道听途说就妄下结论,须实地考察才能解决。
5年后的公元1084年,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江西省鄱阳湖东)担任县尉,父子一起考察石钟山。只见湖边的山脚下遍布石窍,大小、形状、深浅各不相同。因为不停地受到波涛撞击,石窍发出各种不同的音响。父子俩此刻终于恍然大悟:这才是“石钟”!苏东坡就此写成名篇《石钟山记》。
3、苏迈24岁时,被任为饶州德兴县县尉。这是苏迈第一次离开父亲,前去赴任。苏东坡与苏迈在江西湖口分别时,送了一方砚台给苏迈,刻有铭文四句:“以此进道常若渴,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思予,以此书狱常思生。”苏迈在德兴县尉任上公而为民,尽职尽责,受到老百姓的喜爱,后人立“景苏堂”纪念他。
后来苏东坡入阁当上了省部级大员,苏迈虽贵为苏轼长子,但由于其不阿权贵、坚定操守,并未承袭苏东坡荫泽,一辈子只当过州县的小官。
4、1096年(宋哲宗绍圣三年),因为苏东坡被贬至惠州,苏迈为时常与父亲见面,上书求职韶州仁化令(今广东韶关)。他的上书先获得了朝廷的批准,于是苏迈趁赴任之名将自己家眷和弟弟苏过的家眷都搬至惠州。之后调令被朝廷中止,理由是韶州与惠州相邻,需要回避苏轼的谪籍,不许上任。宰相章惇听说苏东坡在惠州造了房准备长居久安,于是盛怒之下又贬苏东坡到海南。作为家中长子的苏迈,只好寄居惠州,挑起了大家庭生活的重担。
5、苏迈的文章当时就为人称道,但因为有父如此,他只有拼命努力。苏迈工书法,其书法与父亲出于同源,而风格各异,有过人之处,为行家拍案称道,称“开卷时书卷气扑面而来”。
苏迈没有像父亲那样大起大落,可说一生生活在父亲的影子里。
二、坦荡潇洒的苏迨:
(一)人物生平:
苏迨是苏东坡次子,初名叔寄、竺僧,别名苏昺、苏炳、苏鼎,字仲豫,四川眉州眉山县人。其妻欧阳氏,系欧阳修孙女、欧阳棐女儿。
苏迨靖康元年去世,离年57岁,著有《正蒙序》、《洛阳论议》。
他是宋朝大臣,进士及第,历任饶州太常博士、朝散大夫、参广东省政、驾部员外郎。
苏迨也是苏东坡最疼爱的儿子。据苏氏族谱记载:苏迨1093~1094年以“苏鼎”之名考中哲宗绍圣元年甲戌连科捷进士,授朝散大夫,后因谏元祐学术,贬参广东省政,居番禺韦涌南边年以苏昺之名任饶州太常博士坊。
(二)他的轶事:
1、苏迨头上长了犀牛角,四岁还不会走路。为治病,苏东坡去杭州任通判,结识了天竺寺的辩才法师,辩才法师乐善好施,精通医术,经常为当地的百姓治疗疾病。苏东坡便把苏迨背到寺庙,同意让孩子剃度为僧。后来他买得度牒一道,将苏迨赎身,同时“剃度一人,仍告于观音前”,并“舍绢一百匹”,造地藏菩萨像一尊供奉起来,这才把苏迨接了家。
2、苏迨和范育、兰田三吕被称为张载高足**。他和吕大临听从张载教诲,“不留连于科举”,一生追求学术研究,以倡明关学为己任。
张载去逝之后,苏迨已到晚年,仍求学不已,而又拜程颐为师。
3、苏迨跟随张载最久,被称之为“门人之秀”。张载晚年将他的重要著作“正蒙”授于他。苏迨不负重望,于元祐二年(1087),效仿《论语》、《孟子》体例,编为十七篇而传后。朱熹表彰《正蒙》此书“行与世”,当为苏迨之功。
4、苏迨在看过了苏东坡的凄惨遭遇后,对仕途完全不感兴趣,执着于一生追求学术研究,以倡明关学为己任,在苏东坡的三个儿子里,算是过得最为坦荡潇洒的。
三、淡泊宁静的苏过:
(一)人物生平:
苏过是苏东坡的第三个儿子,北宋文学家,字叔党,号“斜川居士”,眉州眉山人,时称“小东坡”。
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曾应礼部试,未第。绍圣元年(1094),苏东坡初谪惠州、四年复谪儋州,苏过皆随行。元符三年(1100),随父北归。苏东坡卒后,依叔父苏辙居颍昌(今河南许昌)。
徽宗政和二年(1112),苏过任太原府监税。政和六年(1116年)任郾城知县。1120年(宣和二年)后闲居颍昌。1123年(宣和五年)夏,权中山府通判。当年12月,因事入镇阳,得急病亡于途中。
苏过随侍苏东坡,时与唱和,受影响最大。在其兄弟3人中,文学成就最高,人称“小东坡”。著有《斜川集》20卷。在惠州所作名篇有《飓风赋》、《思子台赋》等。他还常作画,绘枯木竹石图,苏东坡称他“时出新意作山水”
(二)他的轶事:
1、苏东坡卷进“乌台诗案”时,年仅七岁的苏过随母亲留在湖州,后来跟随父亲去了黄州,一起下地耕种,过着非常贫苦的日子。王朝云去世后,苏东坡饮食服用一应生活所需,均由苏过承担。苏东坡病故后,苏过兄弟扶灵柩至汝州郏城安葬。次年秋,服除,苏过立家于颖昌。在湖阴经营水竹数亩,名曰“小斜川”,自号“斜川居士”。
此后10年,苏过一直过着躬耕劳作、穷困潦倒的日子。
2、父亲蒙冤受屈的痛苦,人们歧视的目光,以及亲友冷落的态度,使年幼的苏过遭受心灵上的沉重打击,感到了仕宦的艰险和人情世态的炎凉。童年的苏过和家人常过着缺衣少食的生活,这就培养了他后来淡泊宁静、安于贫贱的的性格和人生哲学。
3、人们都说唯有苏过才算是真正继承苏家文学的衣钵,从出生到三十岁,苏过就一直没有离开过父亲,他跟着苏东坡从广东到海南,一次次的挫折经历给了苏过更加深刻的人生体验,他也更能体会父亲的心情,感受父亲文学中的悲凉与豪迈,从而转化成自己的诗作风格。
4、苏过非常孝顺,绍圣四年(1097年),苏东坡再贬海南岛儋耳县(今儋州市),苏过把妻儿留在惠州白鹤新居与兄嫂住在一起,独自挑着书担陪着父亲,来到比惠州更为荒僻的的儋州,与语言不通、习俗相异的黎族人杂居。在海南的三年间,苏过除了担负起照顾父亲的饮食起居外,也像在惠州时一样,在东坡的指点下,读书作文,从未间断。
5、苏过对于人生没有过多的抱怨,但是对于父亲受到的打压非常痛心,22岁曾经写作《和大人游罗浮山》,借此表达了对含冤受屈的父亲的安慰之情。苏东坡去世后,苏过迁葬父亲于汝州郏城县小峨眉山,为了看守父亲坟墓,苏过便也长住在那里。
6、苏过到海南的次年所写《志隐》一赋,以客主问答的形式,揭示了将终老海南、不图仕进的主旨。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借主人之口,列举了仕途的艰险、极力描绘了海南山川秀丽、物阜民淳。不难看出,苏过已和父亲一样,深深爱上美丽富饶的海南岛,正如父亲诗所言:“海南万古是吾乡”。
7、苏过在其生命的最后十年,三度出仕,实则两次为官共七载。而不论在官还是居家,都不曾改变厌仕而慕陶的情怀。这是颇具宋人特色的精神现象:厌仕而不弃,学陶而不隐。宣和辛丑年(1122年),苏过50岁,恰好与陶渊明居斜川时同一甲子,所以苏过将家居之地命名为“小斜川”。这就是他自号“斜川居士”的来历。
8、本来苏过父丧期满后可再图仕进,但当时蔡京当权,不允许元祐旧臣子弟在京城任职,所以苏过也没有能够被重用,即使有着过人的才华,也被埋没了,不得不说是十分可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