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衣食住行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除了这四项还有另外四项与人们息息相关,就是生老病死。对于死亡其实人们是很忌讳的,都不想提也不想去想,但是现实中又必须去面对的一件事。在过去古人都是守孝三年。我们对于死亡从古至今有很多种说法,表示对死者的尊敬,在过去皇帝的叫“驾崩”,方丈的叫“圆寂”,一般大众的叫“去世”,一些老者的叫“西去”等。
既然与人们息息相关,古人们就会去研究了,随着时间的发展慢慢地就形成了礼仪文化,比如平辈去世后或者长辈去世后,亲朋好友该怎么做,多久适合去串门,守孝需要多少时间等一系列都是有讲究的。有句俗语“入土不拜客,热孝不登门”说的就是这方面的礼仪。
秦国的吕不韦主持编写的《吕氏春秋》中有记载:“死而弃之沟壑,人之情不忍为,故有葬死之义。葬者,藏也。”大意是如果亲人去世了,直接把它们抛弃在沟壑中,做为人之常情是十分不忍心的,所以才会有下葬这方面的礼仪,把死者下葬就是藏起来了。因此在很早的时候古人们就很讲究这些礼仪了。针对这方面的礼仪,会出现的地方不同 ,习俗不同等表现出来的情况和说法不太一样。但是不管如何我们都应该尊重,不应该随意地破坏。不然背后是有人说坏话的。
1. “入土不拜客”,说的是如果家里有人去世了,那么是不能主动去别人家串门的,人们是很忌讳这样的做法的。每个地方都不太一样,有的地方是三天内,有的地方是49天不过大部分是三天不能串门。为何会这样呢?
第一,人们认为在没过完礼仪中说的时间比如三天,就去拜访别人是给别人带去晦气的,对于去世,世人们认为是不好的事情,这个时候去拜访别人,隐喻把不好的事情带去给别人,尤其是家里还有老人的家庭,暗含的隐喻不好。
第二,《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这句话的大意说得是守孝三年时间长了,如果君子三年不外出就没礼仪可讲,那么礼仪就会被遗忘,如果三年不听音乐,那么音乐也会被忘记,之前的谷子吃完,新谷子来了,一年的时间就可以了。这句话也反应出当时古人在守孝期间是不外出,不吃喝玩乐的。至少一年时间是这样做的。
第三,我们都知道出自清朝《围炉夜话》中的一句话“百善孝为先”。说得是不管做什么善事,都以孝字当先。如果亲人才去世,就出门吃喝玩乐,完全没有悲痛的心情,没有去守孝,是会被世人认为是对逝者的不尊敬,是个不孝之人。从古至今,人们的观念一直认为不孝之人就是坏人。
2. “热孝不登门”这句其实和前面的句子意思是差不多的,只是这里的孝指的是戴孝。我们知道在过去守孝是有固定服饰的,这个服饰在守孝期间是一直穿着的,因此穿着这样的服饰也确实不适合去别人家走动。
当然现在人可能不像过去讲究得那么严格,现在人稍微要随意点。但是忌讳还是有的,比如在守孝期间不退还借邻居的东西。像什么农具、桌椅板凳之类的物品等。自己不能送去,别人也不能来取。只能等守孝期满后才能取回。有的地方还有三年过年期间不贴红色的对联。如果实在要贴也只能贴绿色的,表示有孝心在身。
就目前社会来看,在一些农村可能还有这些讲究和忌讳的说法,很多地方可能在慢慢地淡化,至于守孝期间能不能串门可能更多的是看别人是否计较了。如果计较的话也就无所谓了。你们觉得呢?有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