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安6月18日电 题:现实主义作品何以绽放魅力——话剧《柳青》背后的故事,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话剧柳青获文化奖?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话剧柳青获文化奖
新华社西安6月18日电 题:现实主义作品何以绽放魅力——话剧《柳青》背后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蔡馨逸
“我想圪蹴会儿,好久没有在皇甫的土地上圪蹴了。”当舞台上,柳青在阔别已久的神禾原上缓缓蹲下,极具穿透力的板胡声响起,台下不少观众悄悄擦拭起眼泪。
17日晚,由西安话剧院创排的话剧《柳青》在获得第十六届文华大奖后再次与西安观众见面,“柳青精神”又一次在观众心中燃起火种。
“我以前不了解柳青,也不了解那个时代,但这部话剧让我认识了柳青,更感受到他的精神力量。他信念坚定、心怀人民、热爱生活、不畏困难,一言一行都是在把‘大写的人字写进魂里头’,这种精神太难能可贵了,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看完话剧后,90后观众周新尧的心绪久久难以平静。
话剧《柳青》用艺术的方式,生动再现了作家柳青为了文学创作,毅然放弃北京优渥的生活条件,俯下身子、扎根西安市长安区皇甫村14年,最终创作出长篇小说《创业史》的感人历程。
谈到创作初衷,西安话剧院院长任雪迎说,柳青的事迹和精神具有现实价值和激励作用,应该被更多人了解。
为了走进柳青的精神世界,编剧唐栋花了两个多月搜集资料,研读《创业史》;主创团队多次拜访柳青的女儿刘可风;演员们数度到皇甫村采风,导演和主演还在村子里住下。艺术创作的金刚钻得到生活的泥土里刨,是话剧中柳青对妻子马葳说的话,也是话剧《柳青》创作过程的写照。
戏剧评论家胡安忍认为,《柳青》之所以取得成功,在于它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展现了柳青从一个带有一些“洋味”的知识分子,转变为一个与乡亲们心连心的“庄稼人”的过程,触及到了柳青的精神演化。这个变化不仅反映在他由县委大院搬到皇甫村的土庙,脱下白衬衣和背带裤换上对襟袄和中式裤,在农贸市场上向农民学习“捏码子”,还精准地体现在“圪蹴”这个泥土气息浓厚的动作上。
“圪蹴”是陕西关中方言“蹲”的意思,也是关中农民习以为常的动作。柳青的扮演者林波说,“圪蹴”是专门设计的动作,它表现的不仅是柳青像其他农民一样蹲下,还代表他把自己的身段下沉,把县委副书记的官架子放下,从动作行为到内心感受都去贴近农民。
实际上,不只是柳青,舞台上的每个人物形象都塑造得有血有肉。马葳的贤惠、王三的倔、王家斌的耿直、雪娥的泼辣无一不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让观众随他们一起欢笑、一起忧愁。
“在普通人的印象中,农民的生活总是充满艰辛,但我想要告诉大家的是农民也有他们的快乐。”导演傅勇凡说:“他们的生活可能困窘,但他们不缺乏真心真性真情。农民同样有他们的爱恋、他们的讲规矩与好面子,这就是我理解的现实主义。”
话剧《柳青》从策划选题到创作排练,历时3年,“排好《柳青》剧目,学习柳青精神”的标语一直挂在西安话剧院的排练室里。“从柳青身上我真切学到了贴近人民、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精神,这是文艺工作者必须坚守的精神,是现实主义创作必须遵从的方向。”林波说。
胡安忍表示,话剧《柳青》的魅力,也是现实主义作品的魅力,它能够观照现实,反映时代风骨,引起观众情感共鸣,激发出人们心底积极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