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陇西》完结,但故事未完待续,多面间谍陈恭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他的好兄弟荀诩却又踏上了新的征程,开启东吴谍战之旅。
回顾24集的曹魏、蜀汉暗战,除了不断烧脑的反转与精彩刺激的高智商角逐外,七话最大的感受,便是乱世谍战之下,冤种兄弟横行。
有人觉得陈恭是全剧最大冤种,为蜀汉鞠躬尽瘁、为兄弟铤而走险,最终反被兄弟坑了一把,失了卿卿性命,以间谍身份死于自己人手中,委实让人不平。
但客观来说,陈恭死的虽冤,之于他却是一种解脱。
于家,他失去太多,乱世浮萍只求完成任务后与妻子同归山林,却不想意外突现,眼睁睁看着妻子死在自己面前,连悲伤哭泣的权利都没有。
于国,他的心已经乱了,多年潜伏饱受精神挑战,内部职场掰头也让他身心俱疲,活着,只有持续的迷茫挣扎,死亡,是他为自己选择的归宿。
能选择自己的结局,或许是一位乱世间谍最大的幸运。
在《风起陇西》里,有人机关算尽,赔了夫人又折兵,阴谋家秒变冤大头,有人只能被动接受被安排的命运,或悲或喜都无法自行决定。
糜冲,识破对手,却被自己人卖了。
冤种指数五星颗。
全剧最大冤种非糜冲莫属,其他角色成为冤种,或是自己谍战敏感度不够,被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或是自己身处危险不自知,不得不成为牺牲品。
糜冲却大不相同,他集荀诩、陈恭两个人的优点为一体,既有荀诩的执着,又有陈恭的谋略,放在现代公司,妥妥的金牌员工一枚。
结果,上司郭刚过度信任好兄弟处处阻挠他的调查,逼得做内部反谍战工作的他不得不冒险和陈恭出外勤,被外勤工作经验更丰富的陈恭算计至死。
糜冲死前气到发笑的反应共情能力颇强,不怕敌人足智多谋,就怕队友猪脑发达。
陈恭二代烛龙身众揭秘后,糜冲的“冤”更浓了,这说明他不是单纯死于敌人的算计与郭刚的拖后腿,而是原本就是郭淮准备牺牲掉的棋子。
一心报国,敬业勤奋,结果却只是领导的弃子,怎能不憋屈?也幸好糜冲死得够早,否则知道郭淮牺牲自己捧了敌人上位,更要气炸。
荀诩,老实人太苦,唯一闭眼玩家。
冤种指数四星半。
很多观众吐槽被荀诩气死,从戏剧体验来说,背锅陈恭之死的荀诩,在最后一集的确很拱火,但从个人感情角度,荀诩却比陈恭冤多了。
整个蜀汉中高层,几乎只有他一人是主角阵容里的闭眼玩家,被安排得明明白白,没有丝毫沟通,杨仪、冯膺便决定安排他给陈恭当投头状。
在家国大义面前,愿意以身报国的人很多,荀诩绝对是其中一个,但主动以身报国和被动送人头,完全是两种感受,前者是牺牲,后者是被害。
好兄弟陈恭,是唯一一个顾全他性命的人,宁死也要保他,但陈恭保荀诩的方式,对这位老实耿真的好友来说,太残酷了,注定会让他一生无法释怀。
愧疚终生的善良人,痛苦不比直接挨一刀少,陈恭保住了荀诩的命,却没办法阻止他被安排的命运,踏上东吴旅程的荀诩,注定要走“陈恭”的老路。
黄预,作茧自缚,赔了夫人又折兵。
冤种指数三颗星。
张晓晨饰演的黄预死得没有那么轰轰烈烈,因为他害死了翟悦,观众对他也基本上都是恶感,但客观来说,黄预被坑指数远大于他坑人的指数。
因为曹魏势大,他不敢抗衡,于是准备跟着大佬苟活一把,结果呢?郭淮前脚接了五仙道势力,后脚就拿五仙教给自己“策反”的双面间谍陈恭当垫脚石。
一心倾慕的圣姑翟悦,不仅心不在他身上,还是准备收割他人头的蜀地间谍,黑道大佬闹来闹去,自以为算计了别人,却不想赔了夫人又折兵。
不过,黄预也算是作茧自缚,即使是乱世,也要讲究取之有道,靠虚无之术**老百姓发展起来的野路子,只有人人喊打的份。
李严,四面楚歌,所有人都在忽悠的老匹夫。
冤种指数三星半。
《风起陇西》所有剧情里,七话对逻辑最不理解的地方,便是诸葛亮把李严说得无地自容这一段,李严虽然爱搞内耗,却从来没有二心。
他与诸葛亮的观念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一个要北伐,一个要东征,诸葛亮觉得李严不同意北伐,朝堂便会心不齐,会拖死蜀汉,那你不也是不同意东征吗?
在这个故事里,两人谁对谁错,真的不好分,结果,诸葛亮这边还没发话,手下的杨仪便搞了个圈套,把李严身边放满间谍,所有人一起演他。
后续李严被坑,关键点也在于杨仪伪造了蜀帝密诏,让他误以为自己必做铤而走险才能响应皇帝,可笑,又可悲,被坑到这份上,又蠢又冤。
不过,李严登台也说明一个问题,头脑没有那么好真的不要热衷搞职场内斗,你把同僚当成加固自身权力的棋子,就要做好自己也会成为棋子的准备。
如果李严能坚定的反内耗,杨仪之计,还真成不了,有的冤种是时势与他人造就,但如李严这样的冤种,翻车的根源还在他自己身上。
郭淮,阴谋算计,算到了自己头上。
冤种指数三星半。
如果说《风起陇西》哪位角色的智商最挑战逻辑,那便是曹魏的间谍头子郭淮了,看起来运筹帷幄,把所有人都算计了进去,让侄子郭刚敬佩不已。
但,仔细捋一捋郭淮的计谋,你会发现这位阴谋家内里派不是个傻白甜。
为了把陈恭送到蜀地核心位置,他牺牲了最优秀的内部锄奸高手糜冲、外勤高手一代烛龙高堂秉、五仙道万余人马,每一个的作用都无可替代。
如果陈恭是一位对曹魏忠诚度极高的间谍,这样的代价或许可以扯平,但陈恭被“策反”,本身便非对蜀地有恨,而是与冯膺存在“私仇”。
这种情况下,郭淮的反间计就很站不住脚了,一个核心人物做出这样的计划,最后的结果是给对手扫清了障碍,更尴尬的是,直到陈恭死亡,他仍被蒙在鼓里。
五位角色走到冤种结局的原因,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野心太大,智商不足,想要算计别人,结果反而他人算计,比如李严、黄预、郭淮。
做阴谋家,智商是王道,没有金刚钻,还是做老实人的好。
另一类则是最让人心疼的,本人无过错,却被别人安排命运,荀诩、糜冲便是典型代表,不知是编剧刻意安排,还是意外凑巧,他们分属不同的阵营。
两个人的共性都是被安排,或者差一点被安排成为家国大义下的“牺牲”而不自知,这是很讽刺的设定,自愿牺牲与被指定牺牲,性质完全不同。
但无论安排了糜冲的郭淮,还是安排了荀诩的冯、杨两人,都毫不在意,会向这种安排发出反抗的,仅有一个陈恭,或许,这才是他“乱了”的真正原因。
#如何看待《风起陇西》口碑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