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建峰不久前,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杨元元携母求学,因校方拒绝为其母安排住宿在宿舍自杀;今年4月份,17岁男孩因与其母发生口头争执跳桥自杀生活中一例例动辄以生命为代价的惨痛悲剧,不由让人对教育应该注重培养什么再次思考,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对小学教育未来的畅想?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对小学教育未来的畅想
作者:杨建峰
不久前,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杨元元携母求学,因校方拒绝为其母安排住宿在宿舍自杀;今年4月份,17岁男孩因与其母发生口头争执跳桥自杀。生活中一例例动辄以生命为代价的惨痛悲剧,不由让人对教育应该注重培养什么再次思考。
我们常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种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多么美好的一段话呀!尤其是小学教育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这是众多家长及教师的共识,当然也包括我自己。但在具体的生活及工作实践中,在一件件悲剧面前,我对“小学阶段主要任务是培养习惯”这一论断的宽泛性产生了怀疑。
人的一生漫长而曲折,我们每一个人经历真实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远远超过任何一部影视或文学作品。孩子接受教育后最终要面对纷繁复杂的人生和世界,我们短暂有限的教育事业能穷尽所有好习惯吗?即使我们穷尽孩子需要的所有好习惯,我们能全部予以培养吗?
因此,究竟基础教育阶段我们要给孩子最最核心的品质是什么呢?这个最最核心的品质应该能让孩子能够面对他(她)的整个人生,让他(她)有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
我们经常发现,有的学生小时候是老师同学眼中的好学生,学业非常优秀,但有人在面对人生变故之后,生活消极,一蹶不振。为什么父母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俱佳,这样的好学生等成年后反而消失在人群中,甚至在不幸的生活中苦苦煎熬。
看来,作为教育者迫切需要培养他(她)们拥有勇气的能力,以便去面对自己人生的沟沟坎坎。我的一个中学同学,当年的学生会主席,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因与领导意见不合,在幻想中白白耗费掉了自己二三十岁时最美好的年华。正如热播电视剧《都挺好》中的老大苏明哲,原本是清华毕业的高材生,在面对意外失业后固执己见、虚荣逃避,最后还是自己师范毕业的妹妹明玉帮哥哥找到了工作。
目前加大阅读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勇气培养有重要意义。这一代的孩子们在物质上不懂吃苦,但在阅读的大天地中,孩子们可以体验面对贫困的生活环境时,主人公们有自强不息的勇气;面对感情或者婚姻的失败时,主人公们有重新去爱的勇气;面对至亲至爱的意外伤亡时,主人公门有继续积极生活的勇气;面对事业或学业的不顺时,主人公们有百折不挠知难而进的勇气;面对自身病痛的折磨时,主人公们有笑对人生从容不迫的勇气;面对挚友或至亲的不诚甚至是背叛和远离时,主人公们有继续与人为善相信世间仍有**的勇气;面对上司的不信任和下级的不支持时,他们得有积极沟通团结协调的勇气;面对别人家有钱有势资源丰富左右逢源,我们得有调整心态做最好的自己的勇气,最终,是勇气成就了人生理想与信仰。
在基础教育阶段,很多时候我们过于关注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而忽略了对勇气的培养;我们制定了这样或者那样的规范,出于保护孩子的目的却剥夺了他们犯错继而磨练勇气的机会;很多时候,我们参与过多,人为地为孩子创造了一个“真空”的环境,尽可能的替孩子规避掉了他们能够“习得”勇气的所谓危险;很多时候,我们只关心孩子的眼前,而没有为他(她)们的一生着想。
当然,人生幸福与否并无具体标准,跟际遇有关,也跟主客观条件及个人感受有关。我们成年人,在经历了生活的种种磨炼之后,也必须将我们对生活积极的理解教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在具体的生活学习实践中“习得勇气”。**和学校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除了知识、技能和习惯的培养之外,应该给孩子们多创造一些实践和锻炼的机会,这样也会增加孩子们在高年级阶段学习和生活的勇气。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型社会中,学习是一项终生的技能,勇气教育,不可缺席。
(作者系一线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