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大学望江北园六舍326寝室,住着四位来自机械工程学院2018级的男生。他们学习成绩优异,其中,李世坤保研至北京大学,刘家伟保研至四川大学(直博),汪晨晨跨专业保研至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吴宏瑞保研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
大一下学期分流时,四人都选择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正好又分在了一个班。大三从江安校区搬迁到望江校区时,辅导员建议志向相同的同学自愿组成寝室,此前就相熟的四个人,自然而然成为了室友。
机制专业的学习,涉及了机械、电气、电子、自动化控制、材料等各学科的理论知识。大三时课很多,四个男生就成了彼此促进、彼此支持的人。
吴宏瑞是寝室里特别的“提前枪”选手,无论是四六级、大作业,还是写论文、做报告,他会提前很久开始准备,并且能一直坚持下去。这种习惯不仅让室友们相当佩服,也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
326寝室的学习资源是共享的。每到期末,大家都会把从各个渠道辛苦搜罗来的资料发在群里:“以前一到期末就去买资料复习,现在专业学得越来越细、越来越难,就只能靠大家一起找了。”
分散的学习资源、繁琐的寻找工作,给了李世坤一些启发。于是,有网页制作经验的他开始尝试创建一个学校社区平台,为各个学校提供线上学习资源交换、互问互答论坛等服务,由此还创建了一个科技公司。
初创公司,团队只有三个人,李世坤需要承担很多方面的工作。于是他通过学习创新创业课程、咨询老师及专业人士,掌握了财务、法务等专业以外的知识。现在,平台已逐步成熟,进入了试运行阶段,团队成员也扩大至了二三十人。
李世坤在大川小思新生宣讲会上发言
工科重实践,学习之余,比赛也是326寝室大学生活的重要部分。
四人都是从大一就开始接触比赛,“比赛是快速成长的另一种方式。”其中,对比赛最热衷的,当属是汪晨晨。
汪晨晨(右)在比赛现场调试飞镖
汪晨晨话不多,但一谈起机器人时,他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在去年结束的ROBOMASTER机甲**赛中,汪晨晨担任四川大学火锅战队的飞镖组组长和后期控制组组长。比赛中,全国所有战队的飞镖共击中前哨站11次,其中四川大学火锅战队独占7次,他也因此被赛事官方称为“镖王”。
汪晨晨在川大第二幼儿园展示机器人
326寝室的每个人,都有一个支点:李世坤的支点是社会实践,汪晨晨的支点是专业比赛,刘家伟的支点是社团活动。而最后一位成员吴宏瑞,他的支点则是与工科很不相同的人文学科。
326寝室里,有各种各样的乐器,吉他、尤克里里、二胡、笛子,汪晨晨甚至还有一个自己做的埙。吴宏瑞会书法绘画,刘家伟和李世坤热爱摄影,记录生活。这是一个“很工科,但又不那么工科”的寝室。
青小小综合自四川大学
来源: 青年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