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100米决赛夺冠精彩瞬间。十四运会田径竞委会供图
花样游泳双人比赛精彩瞬间。十四运会花样游泳竞委会供图
9月27日,四年一度的国内最高水平综合性体育盛会——全运会,在西安奥体中心闭幕。本届全运会不仅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还开辟了许多办赛新模式。比如,疫情防控下的全运会安全不失精彩,群众比赛活动多点安排,增设项目未雨绸缪等。
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2016年,陕西省正式获准承办第十四届全运会,借此契机,陕西省各市开始加强体育事业发展,而承办城市西安更是乘全运会强劲东风,加速迈入体育发展的黄金时代。
今年4月,西安市**办公厅印发《西安市推进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下简称《方案》),吹响了打造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的号角。
《方案》提出目标任务:通过体育消费机制、政策、模式、产品的创新,进一步助力西安市建设体育赛事名城和体育强市。到2022年,体育人口占全市总人口50%以上,有体育消费的人口占到全市总人口的80%以上,体育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以上,体育产业从业者突破5万人……
此外,西安市还将构建“一带一路”双循环体育消费格局,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作用。
有专家表示,西安在以各大体育赛事为抓手、各种研究交流活动为依托的大环境下,其发展体育消费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举办精彩圆满全运盛会
抢抓新发展窗口
第十四届全运会(以下简称十四运会)是西安市打造体育消费城市品牌的重要契机,也是主要推动力。为了办好这场体育盛会,西安市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共同提高。
多数人看来,举办一场大型运动会背后良好的组织,不仅是运动会顺利举办的基本保障,也体现了这所举办城市的内在凝聚力和未来发展力。
据悉,十四运会筹备前期,西安国际港务区作为十四运会主场馆所在地,承担着奥体中心和周边重大项目以及开闭幕式、重要赛事、全运村服务保障等重要任务。
一段时期里,西安国际港务区探索成立了以全运村临时党委一办十三中心和保利集团、京铁天佑等7家服务保障企业为基础的全运村党建联盟,签署了共建共筑协议,组建了14支党员先锋队、7支党员突击队,创建了132个“党建保赛模范岗”。其所承担的田径、花游、跳水、游泳竞委会也分别成立了临时党组织,积极发挥“两个作用”。全区上下、各行各业,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立足岗位、发挥优势,勇挑重担、争创一流,积极营造“全民全运、同心同行”的浓厚氛围,全力服务和保障十四运会的精彩圆满举行。
谈及十四运会给西安城市发展带来的新契机,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村副村长、西安市体育局副局长徐岗向中国城市报记者表示,在筹备过程中,西安每天都发生着变化,由内而外的蜕变。比如,持续抓好“三改一通一落地”,即老旧小区、城中村(棚户区)、背街小巷改造提升,断头路打通,架空线落地建设。现如今,走在西安的大街小巷,城市面貌已焕然一新。
此外,记者注意到,西安的体育场馆、酒店、市政设施等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公园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文化、旅游、会展等行业的国际交流也增多。
而这些都是西安打造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的窗口和台阶。“一场体育盛会让西安这座城市在收获巨大经济效益和传媒美誉的同时,也进一步拓展了西安的发展空间,从整体上提升了城市综合治理水平,让广大市民对城市更富有归属感和认同感,提升了人民群众对城市的满意度。”徐岗说。
“体育 ”模式
形成体育城市品牌效应
2021年是中国**成立一百周年以及“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
除了十四运会,记者了解到,今年,西安市还将举办各级各类赛事活动80场以上,2022年举办50场以上,将持续放大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西安马拉松赛等精品赛事品牌效应。
不仅如此,西安还将积极吸收国内外优质体育赛事、体育服务资源落户西安,并重点打造伞塔路“全民健身惠民中心”,在全市各区县(开发区)建设一批全民健身惠民中心示范点等。
有专家认为,西安已经拥有了国际标准的体育设施,可以考虑有选择地举行国际体育单项赛事,以“体育竞赛表演业”为龙头,用足、用活已有的大型体育场馆,进一步树立“西安作为我国西部体育中心城市”的地位,通过国际体育赛事进一步营销西安,进一步使“体育 旅游”释放出更大的活力。
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下,西安不少体育行业企业家运足气力,全运会结束以后即围绕体育 旅游、体育 物联网、体育 医疗、体育 康养、体育 青少年教育、体育 休闲打造相应的品牌产品,为西安打造“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的典范和标杆作出贡献。
对于“后全运时代”,西安市该如何发展,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西安市执委会首席专家、上海体育学院教授刘清早分析说:“在‘后全运时代’,希望西安市抓住成功举办十四运会的契机,按照2016年**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在维护好十四运会场馆设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为老百姓提供健身服务。”
刘清早建议,相关部门应以西安“奥体中心”为重点,打造“西安体育产业集聚区”,利用周边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交通环境打造“体育康养小镇”“体育旅游基地”;通过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为西安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体育产业的发展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广大百姓的健康水平。
同时,要加大西安体育人才的培养,加强对各类体育协会、体育组织的引导和扶持,注重组织老百姓身边的体育活动。与此同时,还要通过**专项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和下拨体育专项引导资金等一系列措施,为发展体育产业提供大力支持。
城市体育产业发展
按下加速键
“十四五”期间,西安市将进一步拓展体育消费空间,开发灞河湿地公园、西安世博园、汉城湖公园、昆明池公园等风光带体育功能。
据悉,西安通过每年实施1至2个社区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建设,推广多功能、季节性、可移动、可拆卸、绿色环保的健身设施,鼓励碑林区、新城区、莲湖区等区县(开发区)利用“金角银边”建设社区体育设施,广泛开展社区运动会,打造社区体育消费示范点。
在加快体育消费产品创新升级方面,西安市将充分发挥“硬科技之都”优势,在浐灞生态区、经开区、国际港务区建设智慧体育示范园、智慧场馆等试点。
据悉,西安正在加快体育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15分钟健身圈”服务功能,拓展体育消费空间。
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称,在“后全运时代”,西安将体育设施空间布局专项规划纳入全市国土空间规划统一实施监督,进一步完善发展定位和功能布局,加快体育产业集聚发展。
“依托十四运会、亚洲杯大型体育场馆资源优势,将国际港务区、浐灞生态区打造为‘体育 旅游 会展’的体育产业功能承载区,将沣东新城打造成为以足球产业为特色的产业聚集区,形成西安体育产业核心和体育消费集聚区。”该负责人表示,西安市还将利用蓝田县、周至县、长安区、鄠邑区等区县(开发区)的地域、山水、生态、人文、历史等资源优势,发展体育主题民宿、山地户外、水上运动、冰雪项目等特色体育消费业态,打造环山休闲体育带。
此外,全国社区运动会组委会陕西分会负责人、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剧本推理工作委员会理事李岩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两年,以“剧本杀”门店为代表的剧本推理产业异军突起,备受年轻人和风投界的关注和喜爱。我们应着力推动剧本推理与传统文旅转型、教育、科技、地产相融合,体育也不例外。
李岩建议,文旅场所可作为大实景剧本推理游戏场地,加入城市定向赛、限时全城搜证等细节,以增加参与者的体育运动量。再如,鼓励“剧本杀”编剧以体育主题为创作题材,增加运动知识、运动项目等,提升年轻人对运动的兴趣度,从而促进年轻人对体育消费的冲动和热情。
记者:胡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