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至今,抒写相思之情,都是文人创作必不可少的题材。像我们熟悉的唐诗宋词,就不乏此类佳作。如温庭筠的“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等等。而除了唐诗宋词,其实也有不少抒写相思之情的元曲,值得我们品鉴。《蟾宫曲·春情》便是其中一首经典曲作。
《蟾宫曲·春情》是元代散曲家徐再思创作的一首曲。这首曲描写了一位少女的相思之情。它的惊艳之处,主要在于开篇的连用叠韵,不仅让人读起来婉转流美,还展现了极为丰富的情感内涵。可以说这首元曲,开篇便惊艳世人,将少女的相思之情写到了极致。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徐再思的这首《蟾宫曲·春情》: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这首曲的开篇三句“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便连用三个“相思”,在点出整首元曲主旨的同时,也展现了少女的纯真和多情。它的意思是说,起初还不会因为爱慕就产生相思,之后却因天各一方而极尽相思,到了最后便染上了相思病,尝尽相思之苦。这是少女爱情的过程,也是少女对爱情的忠贞和热烈。
正如纳兰性德所说:“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若爱情始终能保持当初的美好,便也没了后来所谓的相思之苦。但从这首元曲来看,少女一旦陷入了相思,便不能自拔。“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便会身像飘浮的云,心像纷飞的柳絮,气像一缕缕游丝。它形象的将少女的相思之情,通过坐卧不宁、魂不守舍、恹恹欲病的状态,表现的淋漓尽致。
接下来的两句“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则凸显了少女的善良和多情。即少女只好以燃起炉香的方式为心上人祈祷祝福,把自己的一片深情寄托于一缕炉香的余烟中。余香缥缈,是为了表达少女此刻的迷乱怅惘。通俗点来说,也就是少女并不知道心上人在何处,还能不能回到她的身边。少女所产生的种种疑惑,无疑也是她相思之情的由来。
最后四句“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意思是说,少女相思之情最浓的时候,是在何时呢?是在灯光半昏半暗,月亮半明半亮的时候。无疑少女在长夜漫漫,只有孤灯、明月陪伴的时候,最为寂寞,相思之情最为极致。一连四个“时”字,高妙的强化了相思之情的表达。
综观徐再思的这首元曲,贵在明白率真,少女的相思之情,从无到有,从有到极致,都是那么的自然,这也是散曲家的“本色”。抒写相思之情的文学作品历代何止万千,但这首元曲可谓入木三分,堪称写情神品。
图片来自**,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