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鸥翩翩、凭栏听风,漫步古朴木栈道,眺望对岸高楼林立百年工业厂房里,品一杯醇香的咖啡……
这样新旧交织、充满“穿越感”的体验是不是炫酷又清新、时髦又文艺?
在9月12日举行的上海旅游节开幕式上,沪上6个文旅地标成为“2020年上海文化旅游推广窗口”。杨浦滨江以“最有温度的生活秀带”成功入围!
杨浦滨江究竟何以得此殊荣?今天,
记者整理十大值得一去的“打卡地”带你一探究竟!
杨浦滨江位于黄浦江岸线东端,被称作上海滨水“东大门”。2017年12月,杨浦大桥以西的2.8公里滨江段公共空间对外开放;2019年9月底,杨浦大桥以东2.7公里岸线贯通亮相。
新与旧、城市的人文与自然、百年沧桑与摩登时尚,在这里相互交织、相得益彰。从2.8公里的“草长莺飞”,到2.7公里的“四季花海”,除了高颜值,杨浦滨江也有着深厚内涵,“百年工业博览带”已初步显现。
如今,杨浦滨江逐渐从以工厂仓库为主的生产岸线转型为以公园绿地为主的生活岸线、生态岸线、景观岸线,昔日的工业锈带变成了生活秀带,为上海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绿之丘
绿之丘原为烟草公司机修仓库,始建于1995年。它的前身可追溯到1920年由怡和洋行建立的怡和冷库。怡和洋行是最早进入上海的外资洋行,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
从外观看它像一座废弃的钢铁森林,内部却大有乾坤,建筑的中央建有螺旋式扶梯,连通着各层的展厅,直达楼顶花园。
原电站辅机厂装配车间
电站辅机厂前身为创建于1921年的慎昌洋行,曾是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电站辅机制造企业。拥有漫长历史的厂区如今像一个工业建筑博物馆,电站辅机厂东部厂区还保留着百年通用电气老车间、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具有东欧教堂风格的核电车间……
上海制皂厂
上海制皂厂区域,即现在的“皂”梦空间,该区域定位是以制皂为主题的景观与体验中心,利用百年制皂企业的污水处理池改造成精致的载体,依托制皂厂历史文脉故事、制作工艺流程、产品系列作为内容,打造一个集博物展览、手工互动和特色咖啡于一体的特色空间。
杨树浦发电厂
杨树浦发电厂始建于1911年,1923年成为远东最大的火力发电厂,有着“中国电力工业摇篮”的美誉。杨树浦发电厂具有百年历史文化底蕴和电力工业革命传统,在中国近现代工业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曾涌现工人运动领袖王孝和烈士等革命先烈,是名副其实的“红色电厂”。
电厂高耸的烟囱曾被视作进入上海的标志,留在几代上海人记忆里,也是上海海纳百川城市精神形成的见证者。
秦皇岛码头
20世纪初,一场赴法勤工运动席卷全国。黄浦码头作为勤工俭学的主要出发地,见证了周恩来、**等**重要领导人从这里踏上寻求救国真理的道路。
毛麻厂仓库
毛麻厂仓库始建于1920年,前身是德商瑞记洋行于1895年创办的瑞记纱厂。1918年英商安利洋行接管经营,更名为东方纱厂。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成为上海第一丝织厂,是当时全国生产真丝和人造丝的龙头企业。
杨树浦水厂
1880年,英商在伦敦注册成立“上海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并于次年在黄浦江边购地建厂,1883年竣工。1883年8月1日,清廷总督李鸿章开闸放水,标志着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水厂正式建成。20世纪30年代,占地面积增加了3倍,日供水能力达40万立方米,成为远东第一大水厂。
水厂栈桥
水厂栈桥长535米,采用钢木结构栈桥悬浮于水面上,是水厂拦污设施的一部分。栈桥以“舟桥”为设计理念,呈现船型的结构,与建成于1883年的英式水厂建筑隔江相望。短短的535米,结合江上原有的工业痕迹以及水厂的部分设施,设置了八个景点。
teuscher&杨树浦咖啡
杨树浦咖啡厅所在的上海船厂旧址,是轮船招商局所办。咖啡厅三层楼高,江景尽收眼底,对岸是现代新世界,身后是百年工业旧址,时空横跨,历史交错,在这里更多了一份历史的沉淀与工业气质。
杨树浦咖啡厅的一楼仍保存着当年的老式发电机。点一杯招牌“杨树浦”咖啡,临窗而坐,直面浦江,看船只来来往往,江鸥在水面上盘旋觅食,凭江临风,很是惬意。杨树浦咖啡厅的一楼仍保存着当年的老式发电机。点一杯招牌“杨树浦”咖啡,临窗而坐,直面浦江,看船只来来往往,江鸥在水面上盘旋觅食,凭江临风,很是惬意。
怡和1915
从杨树浦咖啡厅出发,往东沿江步行十来分钟,便会看到一栋洋房,这里曾是杨树浦纱厂的大班住宅,如今已被改造成颇具情调的咖啡厅“怡和1915”。
洋房坐北朝南,改造过程中保持了建筑的原貌,卵石墙面,虎皮石包角,南侧入口的拱形门廊。而室内当时的彩色玻璃、壁炉、门窗和楼梯,相应的家什物件也依旧静静地留在原地。
老房子因为时间的沉淀散发着悠闲宁静的味道,在浓郁的咖啡香气中,时光仿佛在此驻足。
望得见江、触得到绿,
品得到历史、享得到文化……
“最有温度的生活秀带”
杨浦滨江当之无愧
赶紧叫上小伙伴,一起去打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