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你我身边,琴筝傻傻分不清楚的朋友
那么,古琴和古筝,究竟有多不同?
来,边喝茶边听钧天君慢慢跟你说
Round 1 名字
名字是造成混淆的重要原因之一。古琴、古筝。都是古字辈,好像总该有点什么关联。但就像我们叫着“老王”“老赵”,也不能说明他们一定是亲戚嘛。
古筝和古琴,在它们原本的名字里,都没有“古”字。
| 先说琴:
“琴”这个字在《说文》里是这样解释的:
“琴,弦乐也。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象形。”
“五弦”加“二弦”等于“七弦”。这说明,“琴”原本就是特指了七根弦的乐器,只是到了近代,为了区分西方乐器,才加上了古字。
所以,古琴,原本单名一个“琴”字,昵称“瑶琴”,流传的形制多为七根琴弦,也可以直接叫“七弦琴”。因为最初用来做琴的材料是梧桐和蚕丝,合在一起又简称“丝桐”。
| 再说筝:
关于“筝”为什么叫“筝”,市面上比较流行传说解释和拟声解释。
提到“筝”的传说,不得不先说瑟。瑟是一种经常和古琴以CP形式出现的乐器。比如“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大概就像这样:
丁承运、傅丽娜夫妇 琴瑟和鸣
传说,有两个人因为一把五十弦“瑟”争来争去,最后一分为二,变成了两把二十五弦的筝。
实在不知道这样一分为二的瑟,修补之后还能弹得几率有多大。总觉得拟声解释显得更加靠谱:
“筝,施弦高,铮铮然。” ——刘熙《释名》
筝,会发出有如金石相撞的“铮铮”声。
Round 2 颜值
从外貌上来讲,琴和筝除了都是在给木头安上琴弦之外,差异还是很明显的。
1. 身材:
对比如下图,这么明显的宽窄差异,近视400度的我不带眼镜也是看得出来的。
古琴(上)与古筝(下)
2. 弦数:
弦数是最好判断的条件了。魏晋以后,古琴的形制渐渐稳定,大多有7根琴弦。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古筝一般有21根琴弦,整整是古琴的三倍。再怎么数学不好,谁的弦多谁的弦少,也能一目了然。
但要注意的是,这个标准只在不穿越的前提下有效。因为,唐宋时的筝只有13根或者16跟弦。汉《说文》里面注释的筝,弦数则更少:“筝,五弦筑身樂也。”
3. 琴徽or筝柱(琴码):
古琴的琴面上会有十三个亮晶晶的小圆点,这是古琴独有的音位标记——琴徽,古筝并没有。而古筝在靠右侧斜斜列着一排筝柱。古琴亦没有。
而像这种琴码弹飞一地的功力只能发生在古筝身上!
古筝仙子常静在耘剧场《吾语》现场琴码弹飞
4.长度,岳山等构造差异
古琴长三尺六寸五分,象征一年的三百六十五天,换算成现代的长度单位,大约为1.2米左右。而古筝一般长度在1.6米左右。
结构上,古琴的琴头有一处岳山,古筝在首尾分别有一处岳山。且尾部岳山一般呈曲线。
琴和筝的底板构造也并不相同,大家知道就好,分辨两种乐器,其实看看面版也就可以了。
古琴底板(上)与古筝底板(下)
Round 3 弹奏&琴谱
琴与筝在演奏时都是右手拨弦,左手按弦。其中最大的区别,就在杜甫的这半句诗中:“银甲弹筝用”。
弹奏古筝时,弹奏者会根据需要在右手或双手的手指上缠绕义甲,依靠义甲接触琴弦发声。
而弹奏古琴则是弹奏者的手指和指甲直接接触琴弦发声。
古筝最初使用的谱子叫工尺(che)谱,是酱紫的:
古琴最初的谱子是直接用文字记载指法,像这样:
《碣石调·幽兰》文字谱局部
后来因为人们发现,文字记谱真的很麻烦,就把汉字拆拆分分,凑成了减字谱。像这样:
到了现代,古筝的记谱基本都可以采用简谱和五线谱。但古琴依然只能采用表现指法和徽位的减字谱。所以只要看到有这种奇怪的天书般地“四不像”的文字:
没错,那一定就是古琴的谱子!
Round 4 声音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看着古装剧里的男女主角美美地放好一张古琴,等到为我手一挥,却如听万壑筝。某次在网易云搜索《流水》,标签是古筝,点击播放却是古琴的版本。
相比于外形,音色上的混淆,才最容易让人们对乐器本身产生误解。
音色中透露的东西,更像是乐器与生俱来的某种性格。
乐器发声,靠的是琴体震动。古琴是少有的在琴体表面打磨灰胎来抑制震动的乐器。这决定了古琴的声音内敛深沉,余韵悠长。即便是较为灵巧的泛音也清而不浮。
相较之下,古筝的震动频率更高,音色更为明亮清脆、悦耳动听。也因此更受欢迎。所以唐人有云:“世上爱筝不爱琴”。
声音上的差别,说得再多,也不比亲耳来听听。
在此献上古琴与古筝曲各一首,请君欣赏。
文字 | 十三幺
顾问 | 张璐
策划 | 秦草
版权 | 转载请注明出处
写评论或私信告诉钧天君
古琴和古筝,你是什么时候分清的?
你遭遇过什么尴尬?
点击右上角关注钧天坊获取更多古琴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