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农村,有一铺保温的炕是很重要的事,直接关系一家人的生活的冷暖与舒适。在乡村,人的一生,几乎有一半的时光,都是在炕上渡过的。与城里的商品楼各房间功能相比,炕身兼客厅、卧室、餐厅、床、多种身份。家里来客人了,主人都会热情地说:“快上炕,炕头热乎着”。在东北,“进屋坐”和“进屋上炕坐会”是有很大区别,前者只是客套一下,后者是真心邀请。如果晚上主人家把炕头让人客人,这也是很高的礼遇,因为在东北农村有讲究,只有一家之主才能睡在炕头。吃饭在炕上,唠家常、做个针线、打麻绳,串锅盖……都是在炕上。
每年惊蛰前后炕便忙起来了,此时,三九天采回的映山红可能早已经在炕头的罐头瓶子里开过了。炕稍多一口三缸,里面装着在正在发酵的酱引子,发酵过程,需要炕的温度。生酱引的三缸刚撤下去又摆上热水带,这是要孵鸡鸭鹅了。用母鸡孵,一般放在仓房就行,热水带是要放在炕上来保温的。夏天炕很清闲,因为除了睡觉,大多时间人们都坐在门前葡萄树下或是别的什么地方劳作,风凉。秋天炕也开始忙了,今天铺一条榛蘑,明天烘几把芸豆种,后天烘点新苞米蹦爆米花,伐馇子。赶上要交任务豆时,怕水份大,拿去让人说占公家便宜丢人,就专腾出一铺炕烘豆子,那时的人心眼怎么那么实!冬天,炕是最温暖的地方。炕头经常会有个生豆芽的泥盆。因为天冷,孩子们的活动基本都在炕上。几个小闺女在炕上玩过家家,旮旯哈或是安静地写字、画画。
进了腊月门时,炕上开始陆续烘着买回来的鞭炮。一般家里的男主人爱往回办置,一盘“大地红”是必不可少的,然后就是今天一捆“响笛”,明天一捆“魔术弹”,后天一盒”钻天猴”。往炕上摆时,都要看看媳妇脸色,要是哪天媳妇嫌钱花多了,就陪着笑脸“这不儿子喜欢吗!”除夕夜,一家人围在热闹、平实、温暖、质朴的炕上看着晚会、打着扑克、啃着冻梨、吃着饺子,讲着故事,从口口相授遥远的民间传说,唠到堡子里近几十年的冷暖炎凉。守过一岁又一岁,孩子长成大人,大人变成老人,一代又一代地在火炕上迎来送往。
稿件来源:张宝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