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论语有关于义的句子?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论语有关于义的句子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召忽死之:“死”是“为……而牺牲生命”的意思。
不以兵车:“以”也是动词,使用的意思;“兵车”是借指战争。
“如其仁”的“如”字,相当于“乃”。
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了,但管仲却没有自杀。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吧?”夫子说:“齐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的盟会,不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力量啊。这就是他的仁德,这就是他的仁德。”
这一章句《论语》有四个人物需要了解清楚的。
“桓公”就是我们上章句《论语》介绍的齐桓公。齐桓公(公元前725年至公元前643年),姓姜,吕氏,名小白,积极推行改革,尊王攘夷,成了春秋五霸之首。
公子纠(?至公元前685年),春秋时齐国人,是齐桓公(公子小白)同父异母的哥哥,曾在鲁国帮助下与齐桓公争夺齐国国君的位置。齐桓公即位后,逼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
召忽,春秋时齐国人。少负才名,胸有大志,喜研军国治理之术,但不得志。公子纠羡慕他的才华,拜他为老师。
《论语》中有4处说到管仲。其中3处是孔子分别回答**子路、子贡和或人的问话。管仲(约公元前723年至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世人尊称为管子。管仲提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思是百姓的粮仓充足,丰衣足食,才能顾及到礼仪,重视荣誉和耻辱。公元前685年,管仲任齐相。他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帮助齐桓公实现了春秋霸主的地位。公元前645年,管仲病逝。
介绍了这四位历史人物后,有一个秘密不得不说。当年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齐桓公)争抢齐国国君时,召忽、管仲都是公子纠的家臣,他曾一箭射中公子小白的衣扣。当时公子小白倒地装死,管仲派人回鲁国报告说;公子小白已经死掉了,再也没有人和他们的主人公子纠争抢国君的位置了。结果,公子小白连夜赶回齐国,率先继位,就是齐桓公。齐桓公即位后,逼迫鲁国国君杀了公子纠,召忽为了尽人臣的礼节,自杀而亡。而管仲呢,被押解到齐国后,成为了齐桓公的国相。
我们来看原文。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
一看话题,就知道子路先入为主,“桓公杀公子纠”,公子纠是哥哥,齐桓公是弟弟。弟弟把哥哥杀了,这在春秋时期,“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社会状况下,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了。成王败寇,本来也没什么可说的。但我们看子路同学,对这件事却给与了自己的定性:一个“杀”字,让人不寒而栗。在这件事上,谁错了,子路认为是齐桓公“杀”人了,是齐桓公错了。
这件事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召忽死之。”你齐桓公杀了人家的主子,作为他的臣下,召忽出于忠君的意思,自杀身亡了,从所谓的道义上来说,这是值得赞扬的啊!
后面,子路提到“管仲不死,”意思是管仲不仅不死,反而成了齐桓公的国相。齐桓公“杀”人,而管仲不是忠于旧主,反而帮助杀害旧主的人,言外之意,应该和齐桓公一样受到批判的。
仔细品味子路的这个问题,还是觉得挺有意思的。子路同学的态度很明确,赞同召忽“一身不事二主”的忠君思想,认为管仲苟且偷生的行径有些不光彩。
听了子路的问题,孔子老师似乎没有着急回答,也许是在喝茶,也许是在整理衣衫。
看到老师不说话,性格急躁的子路接着说:“曰未仁乎?”管仲这人有问题啊!不为自己的旧主报仇也就算了,还帮助旧主的敌家,这人格有问题啊?这样做,不厚道,没有做到仁吧?
“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死之。”咋一看,召忽死得很壮烈,似乎有点儒家所谓的“杀身以成仁”的味道。我想,子路同学一定会为自己这样好的见地而心生欢喜。
在这里,需要说说“仁”的。儒家提出:“仁者,爱人。”爱人一定是先爱惜自己的生命,进而让自己生命的价值最大化,进而爱天下人,这才是真正的儒家的“仁。”如果管仲这时候也像召忽一样,自杀身亡,管仲的境界也就是考虑到公子纠家人的感受而已。但管仲具有经天纬地之才啊。不为天下黎民苍生造福,咋能叫爱天下人呢?
理解到了这一点,我们看孔子是怎么评价这件事的。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九合诸侯”指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盟会。这里的“九”,不一定是九次,而是多次的意思。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齐桓公是“尊天子以令诸侯”。三国时期,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需要区分的。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记载:“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谷梁传》称衣裳之会十一次,兵车之会四次。
我们看“不以兵车”这四个字,战争是残酷的,《道德经》记载:“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说的是战争过后,必然给国家带来灾荒的年景。二战时期,小日本侵略中国和周边国家,让中华大地生灵涂炭、田地荒芜,最残酷的就是南京大屠杀,日军集体屠杀有28案,屠杀人数有19万;零散屠杀有858案,死亡人数有15万,总计死亡人数达30多万,制造了惨绝人寰的特大惨案。可以说是犯下了滔天罪行。后来,美国投放两颗原子弹,日本人民也因之遭受了深重的灾难。
我们看管仲帮助齐桓公“九合诸侯”,用的招数不是武力,想想都觉得这需要多么大的智慧吧!孔子赞许管仲这一做法。这说明孔子是悲天悯人的,他不希望看到战争让民众流离失所,他不希望看到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从“不以兵车”这四个字中,我们能体会到圣人的情怀,那就是期待天下万民和平共处,安居乐业。
现在,很多的时候,国际间的摩擦或者矛盾,双方基本上都是坐下来,磕着瓜子,喝着茶酒,看着歌舞,打口水仗,因为战争,哪个国家也打不起的,很多国家都意识到战争对社会带来的灾难。
孔子最后给管仲定性:“如其仁。如其仁。”仁者是道德高尚完美之人,《论语》中有六位仁者:微子、箕子、比干、伯夷、叔齐、管仲。在《论语•八佾篇》中,孔子评价管仲“不知礼。”好了就点赞,不好就批判,这就是圣人能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人物和问题。
孔子轻易不许人以“仁”的。如楚国的令尹子文、齐国的陈文子、郑国的子产等都是春秋时期受人敬重的贤达名流,当有人向孔子求证他们“仁矣乎”时,孔子怎么说的啊——“未知,焉得仁?”三千**中,也只有**颜回是“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他**则是“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篇》)孔子连自己都不敢说是仁者,“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而已矣。”(《论语·述而篇》)
管仲帮助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能够避免战争,能够让老百姓安居乐业,能够维持和平。这在当时诸侯王称王称霸的年代,太难得了!“管仲之力也。”如果没有管仲,不可能有当时的盛况,老百姓得到安宁。画外音就是谁能比得上管仲的能力啊?
谈到管仲的时候,孔子连说了两遍:“如其仁,如其仁。”连声赞叹,在孔子心中,管仲就是一个仁者。重复就是为了强调,难怪当时字都是雕刻在竹简上的,刻写每一个字都十分费事,**们能把这句话刻写两遍,就是认为老师对管仲的肯定是有深刻含义的。
春秋争霸战争是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因此战争无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打来打去,受苦的是老百姓,所以孔子非常不赞同用武力,而希望推广德行、推广礼乐之治,使天下安宁。结果,管仲当时帮助齐桓公做到了。
通过学习《论语》,我们知道管仲有些时候把个人的名节看得不那么重要,甚至自己还有“不知礼”的地方,但他却把天下黎民苍生的平安放在了心中,做事情的出发点是心存天下。管仲辅佐齐桓公,以和平的方式解决诸侯间的矛盾,使人民免罹战争之苦,这就是管仲之仁。
有个成语叫吹毛求疵,出自《韩非子•大体》。求:找寻;疵: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看人啊,就紧紧盯住对方的一个小弱点,或者小缺点,坚决不放过,所以他身边几乎没有可用之才啊。我们看孔子是怎么评价管仲的啊?怎么看待一个人啊?要看他是不是心存天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召忽之死,其实真有点愚忠的情结,尽管挣得了一点所谓忠的名声,但不能用自己的所学为社会造福,这是对天下人没有任何好处的。这样的做法,是不值得效仿的,所以孔子没有给出评价。
管仲不死,似乎不那么忠于自己的旧主。但利用自己的智慧,使无数人免于丧身战火,为天下苍生谋求太平,这才是真正的仁者。孔子赞叹他,这叫做惺惺相惜。其实孔子也是忧国忧民忧天下的,他周游列国,宣传仁义道德,无怨无悔!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实现大同社会,创造一个和谐的世界。
对比召忽和管仲,我觉得愚忠肯定不是孔子的思想,“为人谋而不忠乎?”“忠”的意思是“尽己之所能”,强调的是忠心做事。“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虽然在封建社会有些市场,但这样的愚忠思想的确不是孔子的思想,这一点需要说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