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mer面霜和乳霜的区别

发现2024-11-03 21:04:12

前段时间我们聊了聊最近的美白丸风波,今天我们来聊聊圈子中的另一件大事—海蓝之谜被诉虚假宣传。

lamer面霜和乳霜的区别_http://www.jzs.cc_发现_第1张

未免有些小伙伴不刷或者没关注到本次事件,所以小梨先整理一下这次吃瓜的前情提要。

事件的起因就是一个美妆博主在微博上称已对海蓝之谜提起诉讼,原因是认为海蓝之谜宣传了其无法实现的「修复疤痕」功效,存在虚假宣传的问题,并且只针对中国大陆消费者。

这个「修复疤痕」的宣传指的就是海蓝之谜在其品牌故事的描述中,写道了“让他的容颜回复往昔”这样的语句。

而且除了在中国大陆的官网中有这样的描述,在日本、美国等官网中均无类似的描述语句。

其他的国家/地区的描述都是强调了对疤痕的「舒缓效果」,而非「将疤痕修复如初」,所以认为其欺骗行为只存在于中国大陆。

此美妆博主认为海蓝之谜没有这么神奇的效果,同时将海蓝之谜最知名的神奇面霜成分与妮维雅面霜成分做了对比,虽然没有直接点名两者差不多,但基本就是这个意思了。

事情就是这样一个事情,目前各方也是各执一词,不分高下,海蓝之谜那边给出了一个短暂的声明但并未道歉,美妆博主那边认为海蓝之谜没有诚意并且还在公关撤热搜。

针对这次的事件,最终会怎么判罚我们不知道,但三爷想从三个多数人最关心的问题来跟大家详聊一下。

  • 海蓝之谜有没有虚假宣传?
  • 海蓝之谜真的和妮维雅差不多?
  • 还要不要购买贵妇护肤品?

海蓝之谜有没有虚假宣传?

从品牌故事对「修复疤痕」相关描述,“让他的容颜回复往昔”这一句来看,的确有一定的夸大问题,存在一些误导性。

但是这段描述写在了本身就惯例“吹牛b”的品牌故事里,而不是具体的某一款产品的描述介绍中,虽说是有一定打“擦边球”的嫌疑,但并未对某款产品的功效进行过度夸大。

就拿本次事件中被点名的神奇面霜页面来看,反反复复提到的也都是滋润、保湿、修护、舒敏的功效。

整个的产品描述还算写的比较谨慎的,并未提及对疤痕的作用,更没有对修复、祛疤的效果做出任何承诺。

所以从产品页面描述来看,海蓝之谜(公众号:小梨的护肤手记)并没有夸大功效的问题,也对具体的产品不存在虚假宣传。

我国广告法中第四条、第二十八条,对广告的内容真实性做了规范,也定义了具体虚假广告的范围。

但是对于这种夸大描述写在品牌故事下面而不是产品说明里的问题,可能还真的不太好说算不算是虚假广告。

如果单说品牌故事里的描述,的确有一定的误导倾向,但是在产品描述中却并未作出可以「修复疤痕」的描述。

既然说到了产品功效这里,那三爷也想顺嘴说一下对护肤品的期待值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我们使用护肤品的心态问题。

也就是说,我们大家在选择一个产品的时候,自己要有一定的辨识力,在使用时对结果也要有一个合理预期。

这可能需要消费者对于护肤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比如知道缓解疤痕带来的不适兴许可能,但祛疤是绝对不可能的,再比如知道护肤品可能改善痘印,但针对痘坑是没有作用的。

了解了这些我们不光能对护肤品有一个合理的期待值,更能在现在纷杂的硬广、软广、微商产品中过滤掉那些“看着就不靠谱”的产品。

当然了,这种进步也不应该仅限于消费者单方面,品牌方自然也应该越来越重视自身广告的规范。

所以这次的事件某种意义上也是消费者**意识的觉醒,对品牌也是小小的敲了一下警钟,告诉它们新一代的中国消费者没有那么好忽悠了,让这些大品牌在面对中国消费者的时候行事更为严谨。

海蓝之谜真的和妮维雅差不多?

这个美妆博主将海蓝之谜的神奇面霜和妮维雅面霜做比较,认为两者成分大致相同,配方类似,所以效果也基本相同。

这个观点,三爷是不太同意的,同时也不太希望大家带着这样的想法去看待大集团、大品牌的护肤品。

就比如海蓝之谜和妮维雅的对比,虽说有绝大部分的成分看着相同,但是海蓝之谜的最主要功效成分是Miracle Broth,其中就包括那个经过三个月发酵提取的藻提取物,这是跟妮维雅最本质的区别。

而这个藻提取物究竟有没有效果,要科学的吐槽的话,至少要给一些证据证明,只凭自己的使用感受来说,不太公正。

而且看起来相似的配方,我们(公众号:小梨的护肤手记)能看到的只有配料名字是相同的,实际在看不到的地方有太多的不同。

比如相同成分的原料有品质差异,这也会影响到一个产品的成本,但在配方表中就是无法体现的,就比如我们之前举例过的烟酰胺。

原料的品质高低影响烟酰胺原料中杂质烟酸的含量,而烟酸杂质少的烟酰胺原料就可以降低些产品的刺激性,这对最终产品的上脸效果、感受是有影响的,但在配方表中体现不出。

原料的浓度,包覆技术,合成还是天然提取,提取的来源这些因素都会对最终的产品品质产生影响,就比如保健品的成分大家都喜欢天然成分一样,护肤品也可能会因为追求天然提取而带来更多的成本增加。

而且不同的提取手段,对原料也有一定的影响,举个例子说常被询问的精油吧,化学溶剂萃取、蒸馏萃取、冷冻压缩萃取各有不同,出来的产品品质不同,成本也不同,但在配料表上你能看到的都是“玫瑰萃取”。

除此之外对怎样保证整个产品的稳定性,满足各成分对PH值的不同要求,保证有效成分的活性,都是看不见但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如果仅仅只是成分的堆叠,那随便一个人对着配方表都可以自己生产产品了,还需要各种研发人员、配方师干啥啦。

除了一般所说的大众成分,独家的、专利的成分通常也会是产品提价的因素之一,因为唯一,所以更贵。

比如SK-II的天然生物成分PITERA,比如海蓝之谜的海藻提取,比如欧莱雅的波色因,一个成分的研发本身就不易,放在产品里自然也要加价。

尤其是生物活性成分,往往受限于原料来源、培养手段的不同而难以**,更加独特,也更加贵。

就比如SK-II的PITERA,2017年就已经专利过期了,但由于SK-II对其严密的保护,其他厂家并不能将其**出来,所以依然是SK-II一家“独大”,价格也依然是这么贵妇。

所以成分表的确能提供一定的信息,但还不够全面,只看配料相同就认为两款差不多也会有点太过理所当然了。

学会看配料表可以规避一些不必要的风险,可以筛选掉一些不靠谱的产品,可以挑选到比较想要功效的产品,但信息还是比较片面的,具体到产品的使用效果、肤感、对个人的改善,还是要自己试用才会知道。

还要不要购买贵妇护肤品?

买得起又不肉疼的情况下,随自己开心,随便买;稍微有些肉疼的情况下,只看产品对自己是否真的有很不错的效果,有就可以考虑买;买一瓶都要纠结很久,甚至借钱、分期才能入手的,那就不买。

小梨(公众号:小梨的护肤手记)一直都强调,在自己所能的范围内,持续的使用正规的平价产品,也要好于断断续续、抠抠缩缩的去使用自己力所不及的产品。

首先,护肤是一件持续的消耗性消费,贵妇的产品固然有其优势,比如新兴成分的研发利用,比如肤感香气等使用感,但相比于持久、足量的使用产品来说,还是后者的优先度更高。

也就是在选择护肤产品时,我们应该优先保证“资金链不断”,而不是想着“一口吃成个胖子”。

2000一瓶的眼霜每天只敢用1..和200一瓶的眼霜每天能足量的涂抹,在持续一段时间后,后者的效果往往会由于前者的效果呢,而且选择200的产品心理负担还小。

要知道,作息不定、不愉快、劳累、压力对皮肤本身就是一种刺激源,这些本身就是导致皮肤状态不好的隐性因素。

所以如果你冒着巨大的压力去购买超过目前个人能力太多的产品,一边给皮肤制造问题,一边用高价产品去弥补,这一负一正,还真不好说最终对皮肤是不是正面影响了…

所以,小梨对本次海蓝之谜风波的看法就是,大家调整预期值,不要神话产品,产品对你有效、购买无压力就继续用。

没感觉到什么改善或者觉得经济压力太大的,换个产品就ok,妮维雅蓝罐面霜也可以,中端价位的面霜也口以,根据自己的预算来就好。

我还写了很多关于如何科学护肤的文章,还有很多小众 护肤品 的实测,想看的感兴趣的可以来我的公众号「小梨的 护肤手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