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代魏历代国君

生活2024-11-27 20:52:58

老魏说诗,现在开讲话说有次我们说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三者的关系,总感觉话没说透,少睡了几个晚上也没想太明白,那一天上课,讲着讲着,灵光那么一闪,似乎有点想明白了,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战国时代魏历代国君?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战国时代魏历代国君

老魏说诗,现在开讲。

话说有次我们说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三者的关系,总感觉话没说透,少睡了几个晚上也没想太明白,那一天上课,讲着讲着,灵光那么一闪,似乎有点想明白了。

还是先从“兴于诗”说起。理解这句话的关键是“兴”这个字。我们知道,“兴”是《诗经》的一种写作手法,《诗诂》讲“兴者,感物而发”,就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引发对于普遍现象的思考,起到举一反三、窥一斑而知全豹的作用。《诗经》里的很多作品,都是通过对鸟兽花木等自然现象的描述,进而激发读者的兴趣,引发读者的共鸣,加深读者的理解,最终达到掌握全诗主旨要义的目的。而孔老师将“兴”用在这里,是借用《诗经》这种“兴”的手法,来说明一种学习的方法。《诗经》记录和反映的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历史、政治、军事、农业、祭祀、爱情、婚姻等生活的方方面面,读了《诗经》,对当时的社会就有了基本的了解。当然了,除了对这些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记录以外,更重要的是对这些现象的情绪反应,爱恨情仇,抑扬褒贬,对读诗之人都会有启发,有借鉴。孔老师所谓“兴于诗”,就是要通过对《诗经》里面这些丰富的知识、行为和观点的学习和掌握,进而形成自己的一种认识和能力,什么能力?兴观群怨、事父事君的能力,也就是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诗是解决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和本领提升的问题,属于生存技能层面。

一个人能力再强,本事再大,也不能为所欲为,否则就要为害社会。孙猴子本事大,没有紧箍咒敢把天捅个窟窿,那还行?“礼”就是这个紧箍咒。礼最早是在举行祭祀、朝会时要遵守的各种规定,比方什么级别的演奏什么音乐,表演什么舞蹈,供奉什么贡品,使用什么器皿,那规定的是相当详细。我看过《礼记》,关于饮食标准就专门用了一章进行论述,什么人什么时候吃什么怎么吃都做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所以当孔子知道季氏“八佾舞于庭”时,就怒不可遏,大骂其不是东西,因为按照规定,天子才能用八佾,诸侯是六佾,公卿不过四佾,季氏作为公卿,居然敢用八佾,“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句名骂流传至今,用起来依然很解气。都知道孔老师是要“克己复礼”的,“礼”到了他这得以发扬光大,赋予了新的含义,所谓“礼也者,理也”,这个“理”我琢磨了一下,最起码有四层意思。首先是条理,也就是章法,做什么事要想做到有条理、有章法,就要划定一些条条框框,这就是规矩;其次是道理,就是做什么事要有依据,有出处,有说法,不能随意所为。我们常说,你做的这事有道理,他做的那事没有道理,就是这意思;第三是法理,就是要符合法律规定;最后是天理,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老百姓常说,伤天害理,天理不容。“礼者天地之序也”就是讲,礼是用来维护天地秩序的。因此,孔子在政治上是讲礼治的,要将礼上升为国家层面,成为治国方略。我们知道战国时期还有个法家,崇尚法治,与儒家的礼治格格不入,秦王朝法家当政,就有了焚书坑儒,这是后话。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是说不符合规定的事不要去看,看了就想照着学;不要去听,听了就会有想法;不要去说,说了就会影响别人;不要去动,有行动就会有后果。看,这不就是规范人的行为、避免跑偏吗?所以“礼”属于社会道德层面。

人之所以为人,与其他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有情感需求,如果所做的一切仅仅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和生存需要,天天想着挣多少票子,买多大房子,坐多高位子,那和动物还有什么差别?还又不能突破各种法律和道德的制约和管束,简直就像关在笼子里的动物,那种感觉能好到哪去?紧张、焦虑那是必然的,得三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一郁(抑郁)这样的时尚病也是必然的。这时候就需要乐了。诗是用来唱的,自然离不开音乐,举行大型祭祀和庆祝活动,更离不开音乐,所以乐和诗、礼是分不开的。我们这样说是为了通俗一点,其实在孔子看来,乐可远不止如此,他讲“乐也者,节也”,“节”就是节制、控制,要想演奏出好听的音乐,必须按照一定的节律,各种乐器之间要互相配合,力度要恰到好处,否则就是乱弹琴,就是噪音,所以,需要节制。好的音乐,陶冶性情,抒发感情,善于弹奏乐器的人,以及听惯了音乐的人,就能够很好的节制自己的感情,像演奏音乐一样,张弛有度,抑扬得法,高低和谐,进而达到遇事不急不躁,不怒不恼,温文尔雅的境界,守规矩又感觉不到规矩,也就是孔老师七十岁才修成的"随心所欲不逾矩",所以说“乐者天地之和也”。和诗、礼相比,乐是形而上的东西,孔子听到好的音乐可以“三月不知肉味”,狂躁的人听到舒缓的音乐会安静下来,萎靡的人听到激昂的音乐会振作起来,可见“乐”可以陶冶情操、涵养性情、纯净心灵,用于人格完善和人性修养,属于精神追求层面。

关于诗礼乐三者的关系,在孔老师看来,还是要以礼为核心的,“不能诗,于礼缪;不能乐,于礼素;薄于德,于礼虚。”没有学好诗,就不能正确理解和遵守礼,没有掌握乐,礼执行起来就显得有些单调乏味,如果没有德,那礼就如同虚设,没有意义。什么是德呢?“礼乐皆得谓之有德”。

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比方,诗礼乐是兄弟三个,诗是老大,要干活挣钱养家。礼是老二,要操持家务,管教家人,维护正统。乐是老三,看似不务正业,干的却是大事,让一家人精神充实,其乐融融,累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