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素珍是上饶信州区人,明朝理学大家娄谅则是她的父亲。
娄谅(1422年—1491年) ,字克贞,别号一斋,江西广信上饶人,明代著名理学家,少年时代有志于圣学,于是,到处求师,终有大成。
一年冬天,王阳明因为要送自己的新婚妻子回余姚,所以,他在坐船至广信的时候拜访了娄谅。当时,娄谅已达68岁高寿,而彼时的王阳明不过才18岁。娄谅作为理学的前辈,教授了他一些关于宋朝儒学的知识,并告诉他:圣人都可以学到这个境界。于是,王阳明便决心潜心研究圣学。黄宗羲在其儒学作品中提到的“姚江之学”,便是指王阳明后来研究发展出的“心学”,而这一切,都始于娄素珍之父娄谅对他的提点。
娄谅算是正统教育出出身的文化人,他在早年就中了进士,后来,还担任过朝廷的兵部侍郎,同时,他也在一些书院进行讲学。娄谅这么优秀,娄素珍作为他的女儿也是爱诗画爱到发疯。据说,她从小就聪明伶俐,容貌也生的娇艳可爱,赋诗能力也是一流。如今流传下来的《春游》一诗,就能道出其绝佳的才情。诸如:“著意寻春春不见,东风吹上海棠梢。”等诗句,简直将娇俏少女盼春的激动心情描摹殆尽。
娄素珍尚未成年就才华横溢,其成年后,更是出落得明艳动人,故早早便许配给了明代宁王朱权的第四代继承人,明太祖朱元璋五世孙:朱宸濠为妃。朱宸濠对娄素珍也算是极尽宠爱了,当时,因为知道娄素珍特别喜欢吟诗作画,所以,他专门差人到苏州请来了当时已经是“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来教娄素珍作画。要知道,唐伯虎对诗画是特别擅长的,而文学素养本来就不错的娄素珍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写诗画画的水平简直算得上突飞猛进。
这一优秀不要紧,江南的文人墨客都纷纷聚集到宁王的府上了,他们都只是为了一睹娄素珍的才艺。娄素珍算的上是女子中比较全能的人才了,她除了写诗画画的能力比较优秀之外,书法水平也是堪比**级别的。平时,在王府里,娄素珍不仅会写大字,还偶尔会写工整的小楷,书法遒劲有力丝毫不输男子。江西省城内很多地方都留有她曾经题过的字迹,诸如:江西的藩署、臬署等地均可以找到遗存。
在江西的藩署,据传,原本是宁王的府邸,但是,在朱宸濠举兵造反失败后,便成为了布政司使署,并一直延用到了清朝末期。在解放后,曾经的宁王府邸还一度成为南昌市人民**的所在地。而臬署则变成了如今南昌市第一医院的住院部,当初,娄素珍在臬署刻下的“执法’二字也早已不见踪影。可是,为什么宁王府就突然变成了朝廷的办公场所了呢?其实,这一切还要从宁王朱宸濠造反开始说起。
那是正德十四年的时候,朱宸濠因为盲目相信了江湖术士称他有“天子之气”的胡话,便决定起兵造反谋夺帝王之位。当时,陪伴在其左右的娄素珍自然是不同意的,她为了让丈夫放弃谋反还曾写下“妇语夫兮夫转听,采樵须知担头轻。昨霄雨过苍苔滑,莫向苍苔险处行“的规劝诗,来劝自己的丈夫放弃谋反。可是,当时已经被”帝王之位“蛊惑的丈夫,根本听不进任何人的规劝,所以,依旧选择了带兵谋反。
四十三天之后,朱宸濠大败,与诸子、兄弟一起为王守仁所俘,明武宗先将其放了,然后,亲自抓了他。此时,朱宸濠竟在囚车中对人说到:“纣王是因听妲己的话而灭亡,而我却是因为不听妻子的话而失败是。”可见,他已经认识到了这位王妃的规劝是正确的,但是,奈何木已成舟,宁王府再也不能恢复往日的荣耀。宁王已经因为谋反被诛杀,深爱丈夫的娄素珍也选择了在赣江殉情。据说,娄妃在投江后,其尸身并没有顺流而下,反而是倒流漂回了南昌。
所以,当地的百姓看到这样奇怪的现象,认为:娄妃生不从丈夫谋反,死也不肯顺着河流随意漂流,故认为她是一个千古难得的刚烈女子。而其父娄谅的**王阳明则为了纪念其贤德,差人将娄妃厚葬在了德胜门外的赣江边。清朝乾隆时期,江西一个彭姓官员又重新翻修了娄素珍的墓,并且,还在墓碑前题了表明其王妃身份的碑文。同治年间,叔粮道邓仁堃又重修娄妃墓。清代诗人张凤翥路过其墓地,也曾赋七律一首,其中说道:
青丝莫挽奸雄气,红粉终留激烈身。
替想幽魂谁比洁。菱花镜里大江滨。
甚至,为了表彰娄妃的英烈和百姓对她的怀念之情,清代的文学家蒋士铨,还特地为其编排了《一片石》杂剧。剧中,娄妃以神女的形象出现,说她死后被上帝封为灵慈英烈贞妃。可见,娄素珍贤德和明理的高贵品格,不仅在明朝产生了重要影响,更为后人留下了珍贵无比的精神遗产。
娄妃墓本来是作为南昌的古迹被保护的,但是,令人惋惜的是,该遗址已经在大动乱时期被彻底拆除了。
参考资料:
【《明史》卷二百八十三列传第一百七十一“娄谅”部分、《理学名家娄谅》、《娄妃墓》】